成语拼音:gǔ gǔ nāng nāng
成语解释:软外皮中塞得圆鼓鼓的;藏物凸起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九回:“看见皮瓠藤篮之类,鼓鼓囊囊的装着许多东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指塞得满满的
繁体字形:皷皷囊囊
英文翻译:bulging
鼓: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鼓: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囊:[náng]1.袋子:布囊。2.像袋子的东西:胆囊。3.用袋子装:囊沙。[nāng]〔囊膪〕猪胸腹部又肥又松的肉。膪(chuài)。
囊:[náng]1.袋子:布囊。2.像袋子的东西:胆囊。3.用袋子装:囊沙。[nāng]〔囊膪〕猪胸腹部又肥又松的肉。膪(chuài)。
“鼓鼓囊囊”这个成语,总让人联想到装满东西的口袋。比如老张出差前,行李箱总是塞得鼓鼓囊囊,妻子总说他“把半个家都搬走了”。这样的画面既透着生活的烟火气,也藏着中国人“有备无患”的智慧。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实物吗?其实不然。上周参加同学会,听王老师讲他退休后的生活:上午书法班,下午合唱团,晚上还要带孙子,日程表排得鼓鼓囊囊。你看,连时间安排都能用这个生动的词来描述,是不是比单纯说“忙碌”更有画面感?
我倒是觉得,“鼓鼓囊囊”藏着现代人的生活哲学。就像我家楼下新开的便利店,货架摆得满满当当,但每件商品都触手可及。这种充实感让人安心,但也要注意别塞得太满——上个月朋友搬家,才发现储藏室里堆着五年前买的未拆封空气炸锅。所以说呀,无论是行囊还是生活,懂得取舍才能让“鼓鼓囊囊”真正成为幸福的代名词。
再举个有意思的例子。前些天帮邻居家小孩辅导作文,他写道:“奶奶的皱纹里藏着鼓鼓囊囊的故事”。这个新颖的用法让我眼前一亮,原来情感积淀也能用这个成语表达。你看,语言就像个魔法口袋,用得巧了,平常的词语也能翻出新花样。
生活中处处可见这样的“鼓鼓囊囊”。早市菜贩的帆布兜,快递小哥的送货箱,还有我们手机里永远清不完的聊天记录。这些饱满的状态,何尝不是时代发展的生动注脚?只是别忘了,就像吃自助餐要量力而行,给生活留点呼吸的空间,才能装下更多美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