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í tā zuǐ wāi
成语解释: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成语出处:《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里禁得萧云仙的弹子打来,打得鼻塌嘴歪,无处躲藏。”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形容人的伤势
繁体字形:鼻塌嘴歪
英文翻译:with a snub nose and a wry mouth -- a very ugly face
鼻:1.鼻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和呼吸器官:鼻子。2.鼻儿,器物突出带孔的部分:针鼻儿。门鼻儿。3.创始:鼻祖。
塌:1.倒下;陷下:墙塌了。塌方。2.因缺乏水分植物枝叶卷缩:塌秧儿。3.凹下:塌鼻梁。4.稳定;镇定:塌心。塌实。
嘴: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的话:嘴甜。别多嘴。
歪:1.不正;斜;偏(跟“正”相对):歪嘴。歪戴着帽子。这堵墙歪了。2.不正当的;不正派的:歪理。歪风。
哎哟,这“鼻塌嘴歪”的成语可真是形象得有点扎心!咱们先举个栗子吧:隔壁老王和人打架,结果脸上挂了彩,鼻青脸肿不说,连嘴巴都歪到耳朵边了,这时候街坊邻居准会来一句:“瞧瞧这鼻塌嘴歪的惨样,下次可别逞能啦!”你品,你细品,这画面感是不是瞬间拉满?
等等,这成语难道只能形容人打架后的狼狈相?嘿,格局打开!比如公司项目搞砸了,领导拍着桌子说:“方案做得鼻塌嘴歪,数据漏洞比筛子还多!”你懂的,这时候说的可不是长相,而是比喻事情处理得乱七八糟。说白了,这就是汉语的妙处——用身体特征直接戳中问题的核心。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非要用这么夸张的比喻?我寻思着啊,古人可能早就看透了:外表的不协调往往暗示着内在的问题。就像去年我家装修,墙面刷得鼻塌嘴歪,结果一查发现是地基没打稳。这不正说明表面问题背后藏着更大隐患嘛!
有人可能要问了:“现在都用美颜相机了,这成语会不会过时?”要我说,恰恰相反!在遍地滤镜的时代,这个成语反而成了照妖镜。你看那些网红翻车现场,P图前后鼻塌嘴歪的对比,不正是活生生的现代版寓言?所以说啊,老祖宗的智慧永远在线。
依我看呐,“鼻塌嘴歪”最妙的用法其实是抽象比喻。比如城市规划只顾盖楼不管绿化,硬生生把城市整得“鼻塌嘴歪”——楼高得吓人,公共设施却歪七扭八。这时候用这成语,可比干巴巴的批评带劲多了,既有画面感又带着点黑色幽默。
说到底,语言就像活化石,越琢磨越有意思。下次遇到不顺心的事,不妨用“鼻塌嘴歪”幽它一默,保准能让苦瓜脸变笑脸。毕竟生活已经够严肃了,加点俏皮话才够味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