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í duān shēng huǒ
成语解释:以之形容马行疾速。
成语出处:语出《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年轻气盛
繁体字形:鼻端生火
英文翻译:Fire on the nose
鼻:1.鼻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和呼吸器官:鼻子。2.鼻儿,器物突出带孔的部分:针鼻儿。门鼻儿。3.创始:鼻祖。
端:1.端正;正派:端坐。品行不端。2.东西的一头;事物的开头:两端。末端。开端。3.事情的起因。例:无端生事。4.项目;点:举其一端。5.用手平着拿东西:端茶。6.事情;道理;学说:事端。异端邪说。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成语——鼻端生火!说白了,这词儿乍一听像武侠小说里的招式,其实它是用来形容人情绪激动到极点的样子。比如说,老王听说自家娃考试作弊,气得鼻端生火,当场把作业本拍成了纸片儿雨。你品,你细品,是不是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为啥非要用“鼻端生火”表达愤怒?咱得掰扯掰扯生理反应。人一生气啊,血压蹭蹭涨,鼻孔不自觉扩张喘粗气,配上通红的脸,可不就像鼻子要喷火嘛!就跟动画片里气到爆炸的角色似的,多传神!
举个历史典故的例子更带劲。宋朝那会儿,包青天审案子时要是碰上奸臣狡辩,准保瞪圆了眼睛,鼻翼翕张得能扇风,这不就是活脱脱的鼻端生火?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更爱用“气到原地爆炸”这种网络用语,但老成语的韵味儿啊,那是emoji替代不了的。
依我看呐,这成语放在现代社会照样好使。比如开会时甲方反复改需求,打工人表面笑嘻嘻,心里早就鼻端生火,就差没把咖啡杯捏出个手印来。不过咱得学学灭火技巧,毕竟气大伤身不是?深呼吸十秒,默念“世界如此美好”,这火气啊,噗嗤就灭了。
最后留个思考题:要是把“鼻端生火”改成“耳根冒烟”,是不是也能成立?反正语言这玩意儿嘛,用得妙就是好创意。您要是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场景,会怎么活学活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