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óng pán hǔ yào
成语解释:虬曲苍劲貌。
成语出处:明·何景明《古松歌》:“龙盘虎拏终有神,白骨苍鳞半枯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龍盤虎虎
英文翻译:Dragon and tiger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盘:1.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茶盘。菜盘。托盘。2.形状像盘或有盘的功用的东西:字盘。棋盘。算盘。磨盘。3.回旋,回绕,屈曲:盘旋。盘桓。盘剥(辗转剥削)。盘曲。盘亘。盘郁(曲折幽深)。盘根错节。4.垒,砌:盘灶。盘炕。5.仔细查究:盘问。盘驳。盘察。盘查。盘货。盘算(细心打算)。6.指市场上成交的价格:开盘。收盘。7.转让(工商企业):出盘。招盘。受盘。8.搬运:盘运。9.量词:一盘磨。10.姓。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拏:1.同“拿”。2.牵引。
“龙盘虎拏”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和更常见的“龙盘虎踞”意思相近,常用来形容地形险要或局势复杂,比如“这座山势龙盘虎拏,易守难攻”。但问题来了:为什么用“龙”和“虎”来形容场景?其实答案藏在文化符号里——龙代表神秘力量,虎象征威猛气势,组合起来更能突出“难以撼动”的观感。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明第一次去重庆旅游,看着层层叠叠的立交桥和依山而建的楼房,脱口而出:“这里的建筑真是龙盘虎拏,导航都看晕了!”这种用法既保留了原意里的“复杂交错”,又增添了现代场景的幽默感。你发现了吗?成语的妙处在于能用四个字说清需要几十字描述的画面。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具体场景吗?不妨看看这个职场案例:市场部王经理面对竞争对手的围堵,在周报里写道:“当前行业格局龙盘虎拏,需稳扎稳打突破重围。”这里巧妙转化了成语的物理空间含义,用来比喻商业竞争的胶着状态,反而让人耳目一新。
个人觉得,类似“龙盘虎拏”的成语就像语言里的压缩包,既节省表达成本,又能激发想象力。不过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如果用来形容温馨的家庭聚会,可能就变成“成语车祸现场”了。就像穿西装去爬山,再好的东西也要用对地方才出彩。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古人用这类成语时,常暗含“以静制动”的智慧。就像成语里龙虎看似僵持的状态,其实蕴含着破局的可能性。下次遇到看似复杂的局面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表面的纠缠或许正是蓄势待发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