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óng
  • zhēng
  • y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óng zhēng hǔ yǎn

成语解释:形容蛮横霸道。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5回:“他家一门都是龙睁虎眼的脚色,只有三老还是个盛德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龍睁虎眼

英文翻译:Dragon opens tiger's eyes

龙睁虎眼的意思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睁:张开(眼睛):睁眼。风沙打得眼睛睁不开。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成语评论

龙睁虎眼”这个成语听起来威风凛凛,但它到底在说什么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你在工作会议上提出一个大胆方案,同事突然用犀利的眼神盯着你说“这计划有漏洞”,这时候对方的眼神就称得上“龙睁虎眼”——既带着审视的锐利,又透着不容敷衍的威严。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述眼神吗?其实不然。比如小区保安深夜巡逻时反复检查门锁的动作,就像“龙睁虎眼”般透露出高度警觉的状态。这种用法跳脱了字面意义,更强调由内而外散发的专注力,就像老虎锁定猎物时绷紧肌肉的瞬间。

我在博物馆见过明代武官画像,画中人双目圆睁、须发戟张的模样,简直把“龙睁虎眼”具象化了。这种艺术表现手法让我想到,古人或许正是通过观察动物捕猎时的神态,提炼出了这个充满力量感的成语。现代人虽然不用狩猎,但在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场合——比如程序员调试代码时紧盯着屏幕的样子——依然能看到这种精神的延续。

有个有趣的对比:同样是表达“认真观察”,“目不转睛”偏重静态持续,而“龙睁虎眼”多了动态张力。就像猫科动物在扑击前的蓄力状态,既有静止的专注,又暗含爆发的潜能。这种矛盾统一性让成语更适合用在需要展现决断力的场景,比如运动员起跑前凝视终点的表情。

当代职场中,这个成语其实可以变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比如项目负责人发现数据异常时,既要有“龙睁虎眼”的敏锐洞察,也要保持“谋定后动”的冷静。这种平衡恰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锐气不等于鲁莽,警觉需要搭配智慧。

随着科技发展,“龙睁虎眼”有了新载体。自动驾驶系统的激光雷达每秒扫描周边环境百万次,这种机械化的“警觉”虽无人性温度,却继承了成语内核中对环境的高度感知。或许未来我们在设计人工智能时,也该考虑如何让机器既保持“虎眼”的精准,又不失“龙睁”的灵动。

"龙睁虎眼"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