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óng
  • yán
  • fèng
  • 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óng yán fèng zī

成语解释:指帝王之相。

成语出处:唐·韩偓《迷楼记》:“陛下享天下之富贵,圣貌轩逸,龙颜凤姿,而不自爱重。”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长相

繁体字形:龍顔鳳姿

英文翻译:great handsome appearance

龙颜凤姿的意思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颜:1.面容,脸色,脸面:容颜。开颜。颜面。颜色。笑逐颜开。鹤发童颜。2.色彩:颜料。五颜六色。3.姓。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姿:1.样子;形态:姿势。雄姿。2.容貌:丰姿。

成语评论

龙颜凤姿”常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气质出众,但这个词到底该怎么用?举个实际的例子: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一身华服端坐朝堂,弹幕里立刻飘过“这扮相真有龙颜凤姿的气场”——你看,这个词既保留了帝王象征的原始含义,又演化成对仪态风度的泛化赞美。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只能用在古人身上吗?完全不是。去年某品牌发布会上,设计师穿着水墨纹样西装登场,现场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设计师手持折扇缓步而来,竟透出几分龙颜凤姿的现代韵味。”这个用法既跳脱了传统框架,又保留了核心的审美意趣。

为什么“凤”要和“龙”并列使用?这其实暗含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平衡思维。我曾参观过故宫的珍宝馆,发现清代后妃首饰中,凤纹出现频率远高于龙纹。这种视觉符号的配比,或许正反映了“龙颜凤姿”这个成语内在的平衡美学——刚毅与柔美并存,权威与优雅共生。

值得思考的是,在强调个性化的今天,这个成语是否还适用?我注意到00后群体中流行着“国风混搭”的穿搭风格,有个女生将刺绣唐装与机车夹克混搭,被街拍摄影师评价为“打破次元壁的龙颜凤姿”。这说明传统词汇的生命力,恰恰在于能随着时代语境重新生长。

当我们在博物馆看到唐代侍女图时,导游这样解说:“这些侍女虽然地位不高,但画家仍用流畅线条勾勒出她们的龙颜凤姿。”这个用法提醒我们,美从来不是特定阶层的专利。就像去年爆红的素人书法家王大姐,她挥毫时的专注神态,何尝不是当代版的“龙颜凤姿”?

或许真正重要的是,这个成语教会我们捕捉那种超越皮相的气质光芒。就像春天抽芽的柳条,未必有花朵的艳丽,但当它随风摇曳时,自有一种舒展的生命力在流动——这种生动的美,或许才是“龙颜凤姿”在新时代最贴切的诠释。

"龙颜凤姿"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