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óng chí hǔ zhòu
成语解释:谓群雄逐鹿。
成语出处:明·沈寿民《江上行》:“龙驰虎骤真人出,手挽经纶分乱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乱世等
繁体字形:龍馳虎驟
英文翻译:The dragon is in full swing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驰:1.(车马等,使车马等)跑得很快:奔驰。驰逐。飞驰。风驰电掣。2.传播:驰名。3.(心神)向往:神驰。驰想。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骤:1.(马)奔跑:驰骤。2.急速:暴风骤雨。3.突然;忽然:狂风骤起。脸色骤变。
“龙驰虎骤”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描绘的场景其实离我们很近。比如台风登陆时,狂风卷着暴雨横扫街道,行道树被吹得东倒西歪,这种天地变色的场景,可不就是“龙驰虎骤”的具象化表达?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雷厉风行”有什么区别?前者更强调场面之浩大,像是台风过境般席卷一切;后者则侧重行动效率,好比领导当天开会当天就落实任务。就像上周暴雨导致山体滑坡,救援队半夜三点带着挖掘机开赴现场,这种既迅猛又大规模的行动,就是典型的“龙驰虎骤”。
记得去年看马拉松比赛,职业选手方阵像箭一样掠过观众区,后面跟着的业余跑者队伍绵延两公里。这种专业与大众形成的速度差,构成了现代版的“龙驰虎骤”——领跑者如虎,跟随者如龙,共同在赛道上编织出动感图谱。
这个成语为何现在用得少了?或许因为现代社会的“快”已经习以为常。快递小哥一天送200单、短视频15秒讲完知识点、高铁三小时跨省,这些日常化的高速运转,反而稀释了成语本身的冲击力。但换个角度看,当我们说“元宇宙概念龙驰虎骤般席卷科技圈”,既保留了成语的古韵,又赋予其时代新意。
有个有趣的观察:在项目管理中,快速推进的团队常出现两种模式。一种是各部门齐头并进,像群虎竞逐;另一种是核心部门突进带动全局,恰似神龙摆尾。这两种工作节奏,或许能帮助职场新人更直观理解“龙驰虎骤”的多维含义。
下次遇到需要描述复杂动态的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不仅能让文字更有画面感,还能在快节奏的现代语境中,架起连接古典智慧的语言桥梁。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这样兼具力度与美感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