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o zhuāng dǎ bàn
成语解释:乔:假;乔妆:改变服装、容颜。指用手段改变原来的面貌。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自己却乔装打扮的,雇了一只小船,带了两个家丁,沿路私访而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喬裝打扮
英文翻译:disguise oneself
乔:1.高:乔木。2.做假:乔装打扮。
装:1.修饰;打扮;化装:装饰。装点。他装老头儿。2.服装:新装。冬装。军装。中山装。3.行装:轻装。整装待发。4.演员化装时穿戴涂抹的东西:卸装。5.假装:装模作样。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6.姓。7.把东西放进器物内;把物品放在运输工具上:装箱。装车。8.装配;安装:装订。装电灯。机器已经装好了。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扮:1.化装成(某种人物):女扮男装。《逼上梁山》里他扮林冲。2.面部表情装成(某种样子):扮鬼脸。
“乔装打扮”这个词,听起来像不像武侠小说里的情节?比如一个大侠为了混入敌人内部,贴上假胡子、换上粗布衣裳,瞬间变成市井小贩。但你知道吗,这种“变装术”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
举个例子:公司年会上,平时穿西装的财务总监突然扮成超级英雄,逗得全场大笑;又或者,一个内向的年轻人第一次约会,特意换了新发型、喷了香水,说话时努力显得风趣。这算不算“乔装打扮”?其实,这里的“打扮”不仅是外形变化,更多是主动调整状态以适应不同场合。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费劲乔装?答案藏在人性里。就像变色龙根据环境调整肤色,人类也会通过改变形象来获得安全感或达成目标。考古学家曾发现,古罗马商人会穿着丝绸长袍抬高身价,这和今天职场人选择定制西装的心理如出一辙——用外在符号传递特定信息。
不过,现代社会的“乔装”有了新玩法。短视频平台上,打工族下班后化身段子手;游戏世界里,腼腆学生变成霸气指挥官。这种身份切换带来的不仅是新鲜感,更像是给真实自我开了扇透气窗。我注意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区分“生存形象”和“生活形象”,就像手机里的“工作模式”和“勿扰模式”,切换自如反而成了一种能力。
但硬币总有另一面。过度依赖乔装可能模糊真实与表演的界限。有个朋友每天精心设计朋友圈人设,有天突然问我:“别人喜欢的究竟是我的照片,还是我本人?”这个问题挺有意思。当滤镜成为日常,或许我们需要学会在必要时刻卸下戏服——就像舞台剧演员谢幕时的那一鞠躬,既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是对真实自我的确认。
说到底,乔装打扮像把多功能瑞士军刀。用得好,它能帮我们应对复杂社交;用过了头,可能伤到自己。观察地铁里那些戴着口罩却眼神灵动的人,你会发现:真正有趣的装扮,永远是为真实个性服务的道具,而不是困住灵魂的枷锁。下次换造型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个新形象,是让我更自由了,还是更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