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o zhuāng dǎ bàn
成语解释:见“乔装打扮”。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串店的妓女,乔妆打扮的来给强盗作眼线儿看道儿,不可不防。”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伪装
繁体字形:喬妝打扮
英文翻译:disguise oneself
乔:1.高:乔木。2.做假:乔装打扮。
妆:1.对容貌进行修饰;打扮:梳妆。2.女子身上的装饰;演员的装饰:红妆。卸妆。3.指陪嫁物品:送妆。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扮:1.化装成(某种人物):女扮男装。《逼上梁山》里他扮林冲。2.面部表情装成(某种样子):扮鬼脸。
“乔装打扮”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栗子:老张为了混进小区业主群打听消息,特意换了身物业制服,还戴了顶假发,这波“乔装打扮”确实骗过了门卫。你看,这个词不是说单纯换衣服,关键是要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有人会问:乔装打扮只能用来形容坏人吗?还真不是。去年漫展上,小美花了三小时化特效妆,把自己扮成《阿凡达》里的纳美人,这种充满创意的“乔装打扮”反而赢得满堂喝彩。可见动机决定这个词的色彩,用在正途上也能很正能量。
有意思的是,现代社会给这个老成语注入了新活力。比如明星出门戴渔夫帽配大口罩,算不算乔装打扮?要我说,这种日常伪装更像现代人的生存智慧——既保留了个人空间,又不至于完全隔绝社会。比起古时候贴假胡子的夸张手法,现在的“轻量级伪装”反而更考验分寸感。
说到个人见解,我倒觉得乔装打扮是面照妖镜。去年参加剧本杀,看着平时文静的同事瞬间变身江湖骗子,才发现人人都有隐藏人格。这种安全范围内的角色扮演,反而能释放压力、增进理解,比刷短视频有意思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发展正在模糊伪装边界。美颜相机一键换脸,虚拟主播用数字皮套,这些算不算电子版的乔装打扮?当伪装变得零成本,或许我们更要思考: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时代,如何守护真诚的交流?这个问题,可能比成语本身更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