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ōu
  • g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ōu jī mō gǒu

成语解释:指小偷小摸。也指乱搞男女关系。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婾鶏摸狗

英文翻译:do things stealthily

偷鸡摸狗的意思

偷:1.暗中拿别人财物:偷窃。2.瞒着人:偷听。3.苟且;敷衍:偷生。偷安。4.抽出(时间):忙里偷闲。偷空(kòng)儿。5.偷东西的人:小偷儿。6.“媮”,另音yú

鸡: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摸:1.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我摸了摸他的脸,觉得有点儿发烧。2.用手探取:摸鱼。他在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一张纸条来。3.试着了解;试着做:摸底。逐渐摸出一套种水稻的经验来。4.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摸到床边开亮了灯。摸了半夜才到家。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成语评论

偷鸡摸狗”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偷偷摸摸、不光彩的行为。比如,有人可能会问:“为啥用‘偷鸡摸狗’而不是‘偷牛偷马’呢?”其实,鸡和狗是农村常见的家畜,偷这些小动物既容易下手又不易被发现,所以这个成语更贴近生活场景,用来比喻那些见不得光的小动作。

举个例子:张三总爱占同事便宜,今天顺走办公室的纸巾,明天偷偷把别人的外卖塞进自己包里。同事背后议论他:“这人整天偷鸡摸狗,真不坦荡!”你看,这种行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其实就是缺乏诚信。偷偷摸摸占小便宜,看似一时得利,但时间长了必然失去信任,反而得不偿失。

有人可能会疑惑:“难道所有小错误都能算‘偷鸡摸狗’吗?”个人认为,关键在于行为的动机。比如孩子偷偷多吃一块糖,这属于童趣;但成年人故意损害他人利益来谋私,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个成语更多指向明知故犯的、带点狡诈色彩的举动。

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到类似现象:超市里把高价商品标签撕下来贴到便宜货上,排队时假装打电话插队……这些行为看似“聪明”,实则暴露了格局的狭隘。与其花心思走偏门,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毕竟,光明正大挣来的成果,用着才踏实。

最后想说,语言是面镜子,“偷鸡摸狗”这个词能流传至今,恰恰说明人们对正直品格的长期推崇。与其纠结“怎么不被发现”,不如多想想“怎样活得坦荡”。阳光下的路或许走得慢些,但每一步都踩得稳当。

偷鸡摸狗的造句

  1. 造句 偷鸡摸狗,屋里藏满别人财物的人有祸了。
  2. 造句 他在村里尽干些偷鸡摸狗的事。
  3. 造句 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里却是偷鸡摸狗,寡廉鲜耻!
  4. 造句 这个孩子从小就爱偷鸡摸狗,要不严加管教,将来准得毁掉。
  5. 造句 此人一惯偷鸡摸狗,行同狗彘,谁能看得起他呢?
  6. 造句 他这个人是大法不犯,但时常干些偷鸡摸狗之事。
  7. 造句 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裡却是偷鸡摸狗,寡廉鲜耻!
  8. 造句 这个镇上有几个游手好闲的二溜子,平时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经过公安干警的耐心劝解,最终改邪归正。
  9. 造句 这些家伙表面上正儿八经的,私下里却偷鸡摸狗男盗女娼,啥坏事都干得出。
  10. 造句 奶奶经常教导我说,要走正道,偷鸡摸狗、邪门歪道的事可干不得。

"偷鸡摸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