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ē
  • cuō
  • zh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ē cuō zhuó mó

成语解释:切:指加工骨头;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石;磨:指加工石头。原指对玉石、象牙等的细加工;现指讨论问题;取长补短。

成语出处:汉 王充《论衡 量知篇》:“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学术研究

繁体字形:切磋琢磨

英文翻译:learn from each other by an exchange of views

切磋琢磨的意思

切:[qiē]1.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切西瓜。把肉切成丝儿。切断敌军退路。2.直线与圆、直线与球、圆与圆、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qiè]1.合;符合:文章切题。说话不切实际。2.贴近;亲近:切身。亲切。3.急切;殷切:迫切。恳切。回国心切。4.切实;务必:切记。切忌。切不可骄傲。5.用在反切后头,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如“塑,桑故切”。见〖反切〗。6.姓。

磋:1.把骨、角磨制成器物。2.商量;研讨:磋商。

琢:[zhuó]雕刻玉器:精雕细琢。[zuó]〔琢磨〕思索;考虑:这句话值得琢琢。磨(mo)。

磨:[mó]1.摩擦:脚上磨了几个大泡。我劝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磨破了。2.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磨刀。磨墨。磨玻璃。铁杵磨成针。3.折磨: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4.纠缠;磨烦(mò·fan):这孩子可真磨人。5.消灭;磨灭:百世不磨。6.消耗时间;拖延:磨洋工。磨工夫。[mò]1.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一盘磨。电磨。推磨。2.用磨把粮食弄碎:磨面。磨豆腐。磨麦子。3.掉转;转变:把汽车磨过来。我几次三番劝他,他还是磨不过来。

成语评论

切磋琢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比如在一个设计团队里,小王擅长创意构思,小李精通技术实现,他们经常利用午休时间讨论方案细节。小王会问:“这个交互效果技术上能实现吗?”小李则回应:“如果调整动效时间轴,或许可以优化加载速度。”这种你来我往的交流,不正是“切磋琢磨”的生动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要强调“互相”学习?其实就像玉石需要两面打磨才能展现光泽,知识也需要不同视角的碰撞。记得去年我们部门做市场调研,销售出身的同事主张价格优先,产品经理坚持功能至上,正是通过十几次的辩论推敲,最终找到了兼顾两者的平衡方案。

在个人成长方面,这个成语同样适用。我的书法老师常说:“别怕把字写坏,就怕不比较。”他要求我们每周互评作业,有位同学的字原本拘谨生硬,经过三个月与不同风格的对比反思,现在运笔已颇具章法。这让我意识到,闭门造车式的练习,远不如开放交流来得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琢磨”本身包含着持续精进的含义。就像程序员调试代码,往往需要反复测试不同算法,有时候凌晨三点灵光乍现,爬起来修改两小时又推翻重来。这种看似折腾的过程,实则是突破认知边界的必经之路。现代人容易追求速成,却忽略了深度思考的价值——好的创意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后想分享个观察:越是擅于“切磋”的人,越懂得留白的重要性。上周参加行业沙龙,有位资深设计师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每次给别人提建议前,我会先听他完整表达三分钟。”这种克制的交流方式,既保留了对方思考的完整性,又能让后续的“琢磨”更具针对性。或许,这就是智慧碰撞的恰当节奏。

切磋琢磨的造句

  1. 造句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2. 造句 除了努力不懈外,与人切磋琢磨,交换心得也是必要的。
  3. 造句 在互动的学习中,能充分体会到切磋琢磨的乐趣。
  4. 造句 遇到困难时,我们一起切磋琢磨,讨论解决办法。
  5. 造句 如果你忘了这句忠告,那么,切磋琢磨,寤寐求之,所得或许更为精深。
  6. 造句 在学术研讨会上,大家各就所知,互相切磋琢磨,交换心得。
  7. 造句 他们两人共同承担了一个科研课题,切磋琢磨,进展甚快。
  8. 造句 遇见技术难题时,他们常在一起切磋琢磨。
  9. 造句 大家在一起,切磋琢磨,可以相互提高。
  10. 造句 能常和同学们切磋琢磨,学业会进步更快。

"切磋琢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