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拼音 [bō shí]
注音 ㄅㄛ ㄕˊ
繁体 剝蝕
是否常用

剥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剥蚀bō shí

    基本解释

    剥蚀 bōshí

    (1) [erosion;corrosion]∶剥脱而逐渐损坏

    由于使用了伪劣涂料,墙皮半年就剥蚀了

    (2) [wear away]∶侵蚀。由于侵蚀而使裸露

    入了门,便是一个亭子,油漆已大半剥蚀。——《老残游记》

    辞典解释

    剥蚀  bō shí  ㄅㄛ ㄕˊ  

    脱落损坏。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汉隶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复锋铓。」
    《老残游记.第二回》:「入了大门,便是一个亭子,油漆已大半剥蚀。」
    消蚀

    侵蚀。

网络解释

  1. 剥蚀

    剥蚀指古代碑刻年久、风化,使有剥落。拼音:bō shí

    土壤剥蚀(soil denudation),指的是岩体或土体在风力作用下被破坏并经水力、风力、冰川、波浪、海流等搬运的侵蚀过程,侵蚀与风化作用密切相关,风化使岩石松解,剥蚀蚀去和搬走风化的产物,为岩石进一步接受风化创造条件,故常将两者联合使用,称风化剥蚀。

剥蚀的单字解释

  • [bāo]去掉外面的皮或壳:剥花生。剥皮。[bō]义同“”(bāo),专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夺,生吞活剥。
  • 1.损伤;腐烂;亏耗:侵蚀。腐蚀。蚀本。2.同“食(shí)”。

"剥蚀"的相关成语

【剥蚀】的常见问题

  1. 1. 母爱是永恒的,不管风雨如何剥蚀,她总是完美无损、永不褪色;母爱是质朴的,她总是心清如水、原汁原味;母爱是执着的,不管命运如何苦涩,她总是掏心吐哺、从不打折。

  2. 2. 母爱是永恒的,不管风雨如何剥蚀,她总是完美无损、永不褪色;母爱是质朴的,她总是心清如水、原汁原味;母爱是执著的,不管命运如何苦涩,她总是掏心吐哺、从不打折。

  3. 3. 在我国有许多寺庙历经沧桑,风雨剥蚀,已变得斑驳陆离。

  4. 4. 恩平组受剥蚀作用较弱,剥蚀厚度较薄。

  5. 5. 同时奥陶系顶面属于风化剥蚀面,亦属于等时界面。

  6. 6. 剥蚀后,电化学阻抗谱由两个容抗弧组成,其中高频容抗弧源于合金原表面,而中低频容抗弧源于剥蚀后露出并与腐蚀介质接触的新界面。

  7. 7. 一千多年来,三塔历经风雨剥蚀和多次强烈大地震,仍然巍然屹立。

  8. 8. 而剥蚀面之下的长6油层主要受控于淋滤带的改造程度,油层主要分布于山谷。

  9. 9. 因此,地层剥蚀量的恢复和确定在沉积盆地分析中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10. 10. 晚白垩世大面积隆升,侏罗系剥蚀量最大的地区位于冷湖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