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án
  • guō
  • chǔ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án guō chǔ shì

成语解释:《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氵昬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后用以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的人。参见“滥竽充数”。

成语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滥竽充数的人

繁体字形:南郭處士

英文翻译:Nanguo Chushi

南郭处士的意思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指南针。南方。2.指中国南方:南货。南味。[nā]〔南无〕梵语音译词。佛教用语。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弥陀佛。无(mó)。

郭:1.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城郭。东郭。2.物体周围的边或框:耳郭。3.姓。

处:[chǔ]1.居住:穴居野处。2.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处得来。处不来。他的脾气好,挺容易处。3.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地处闹市。处变不惊。设身处地。我们工厂正处在发展、完善的阶段。4.处置;办理:论处。处理。5.处罚:处治。惩处。处以徒刑。6.姓。[chù]1.地方:住处。心灵深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机关:科研处。总务处。办事处。联络处。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成语评论

说到“南郭处士”,你可能听过“滥竽充数”的故事:战国时期,南郭先生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假装吹竽,实际根本不会演奏。后来新王登基要求独奏,他只能狼狈逃跑。这成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硬要“占坑”的人。

举个真实场景:公司会议上,小李对团队方案一问三不知,却总附和“我完全同意”。这时候主管突然点名:“小李,具体执行部分你负责什么?”他顿时语塞——这不就是现代版南郭处士吗?

为什么有人明知能力不足还要硬撑? 有人是怕丢面子,有人是贪图安逸。就像学生时代小组作业里“划水”的队友,总想着“反正有人兜底”。但现实往往比课堂残酷,职场中的“南郭先生”终会被发现。

换个角度看,这个故事也藏着积极启示。我曾在志愿者团队遇到个总说“我来帮忙”却总搞砸的伙伴。后来发现他其实擅长摄影,转型做活动记录后反而成了团队宝藏。与其勉强填补不擅长的位置,不如找到自己的“真竽”来吹。

最近朋友公司用“反向南郭测试”筛选新人:让应聘者先完成岗位关联度最低的任务。比如招聘程序员先让写首诗,看似刁难,实则观察他们是否敢于承认“这个我真不会”——这种诚实反而比硬撑更让人放心。

南郭先生的故事流传千年,本质上在探讨“人与位置的关系”。现在很多企业开始推行“动态岗位”,就像拼图游戏,与其让员工强行塞进不适合的凹槽,不如帮他们找到形状匹配的缺口。毕竟,让会吹竽的人吹竽,让会打鼓的人打鼓,才是真正的团队协奏曲。

南郭处士的造句

  1. 造句 唐骏先生是不是现代版的南郭处士?这个问题迟早会水落石出。
  2. 造句 况且,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作用下,“南郭处士”生存空间只能越来越小,那种与实践脱轨的“假大空”,必然遭到市场淘汰。
  3. 造句 无疑,南郭处士就是造假作假售假者的祖宗。
  4. 造句 或许这一政策的良好初衷犹在,但越来越多的“南郭处士”将其作为终南捷径也是不争的事实。
  5. 造句 唐骏先生是不是现代版的南郭处士?这个问题不是斯芬克斯之谜,迟早会水落石出。
  6. 造句 通过考试制度选拔人才,就是不根据应考者自以为是就予录用,而是要通过具体试题来检测水平究竟如何,避免南郭处士招摇撞骗,滥竽充数,贻误众生。

"南郭处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