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míng dǐng dǐng
成语解释: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定语;用于人和事物
繁体字形:大名鼎鼎
英文翻译:one 's name is known far and wide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鼎: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3.大:鼎力。鼎言。4.锅。5.姓。6.正当;正在:鼎盛。
鼎: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3.大:鼎力。鼎言。4.锅。5.姓。6.正当;正在:鼎盛。
你别说,成语这玩意儿真是咱中文里的宝藏。就拿“塞翁失马”来说吧,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坏事可能变好事”。比如老张被公司裁员,结果在家琢磨出个爆款短视频账号,现在赚得比上班还多——这不就是典型的“焉知非福”?
有人可能要问,成语为啥非得四个字?嘿,这得从古代文人习惯说起。四个字既顺口又方便记忆,就像“刻舟求剑”这故事,讲的不就是死板教条闹笑话嘛?举个现实中的例子,现在还有人用2010年的市场数据炒股,你说这和那个在船边刻记号找剑的有啥区别?
说到“亡羊补牢”,我发现这成语被误解得挺多。核心问题其实是“事后补救有用吗?”当然有用!就像我家邻居发现孩子沉迷手游后,立马制定时间管理表,现在孩子成绩蹭蹭涨。关键不在于错误已经发生,而在于及时采取行动。
不过有些成语吧,现代人用得确实有点跑偏。比如“对牛弹琴”,现在都用来吐槽别人听不懂话。但细想啊,牛本来就不懂音乐,问题到底在牛身上还是弹琴的人身上?就像跟程序员聊美甲技巧,跟美妆博主聊代码优化,这事儿本身就不太靠谱。
个人觉得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像“水到渠成”这个词,既描绘了自然规律,又暗含了积累的重要性。前两天看报道说,那个连续五年晨跑的大爷,最近居然拿下了马拉松年龄组冠军——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说到底,成语就像压缩包,装着古人的智慧和观察。下次遇到烦心事,不妨想想“车到山前必有路”。别急着焦虑,先把手头能做的做好,指不定哪天柳暗花明又一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