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ǎn kǎi xì zhī
成语解释:有所感触;慨叹随之而生。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兴起慨叹。
成语出处: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情绪
繁体字形:感慨繋之
英文翻译:sigh with deep feeling
感:1.感动:感人肺腑。深有所感。2.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感谢。感恩。感激。3.中医指感受风寒:外感内伤。4.感觉5.;情感;感想:美感。好感。自豪感。亲切之感。观感。百感交集。6.(摄影胶片、晒图纸等)接触光线而发生变化:感光。
慨:1.气忿:愤慨。2.感慨:慨叹。3.慷慨;不吝惜:慨允。
系:[xì]1.有联属关系的:系统。系列。系数。水系。世系。2.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中文系。化学系。3.关联:干系。关系。4.联结,栓:系缚。系绊。系马。维系。名誉所系。5.牵挂:系恋。系念。6.是:确系实情。7.把人或东西捆住上提或向下送:从井下把土系上来。8.某些学科中分类的名称:汉藏(zàng)语系。寒武系(地质学名词)。9.词赋末尾结束全文之词,如“系曰”。[jì]结,扣:把鞋带系上。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感慨系之”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用对了地方,立马能让句子有“画面感”。比如同学聚会上,有人提到当年一起熬夜复习的场景,你突然冒出一句:“如今大家各奔东西,再回想那段日子,真是感慨系之啊!”这时候,周围人大概率会点头附和,甚至有人偷偷抹眼泪。
不过,这个词到底用在哪里最贴切?举个例子:假如你参观一座破旧的老厂房,墙上的标语还留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痕迹,导游说这里曾是父辈奋斗的地方。你可能会感叹:“机器虽已生锈,但一代人的青春全在这儿了,叫人感慨系之。”这里的“感慨”既指向过去的回忆,也联系了当下的感受,瞬间拉近不同时代的距离。
有人可能会问:“这词是不是只能用在特别沉重的事情上?”其实不然。比如翻到小时候的涂鸦本,发现当时画的“全家福”里爸妈头发还是黑的,小狗还活蹦乱跳,这时候说一句“看着这些歪歪扭扭的线条,真是感慨系之”,反而比直接说“好怀念”更有味道。它像个小钩子,能把零散的情绪串成珍珠。
不过要注意,别把这词当万金油。比如外卖迟到了半小时,来一句“这份凉透的盒饭真让人感慨系之”,这就有点强行煽情了。个人觉得,最适合的场景是那些“时间跨度大、情感浓度高”的时刻——就像把陈年旧事泡进热水里,慢慢舒展的过程。
最后说个冷知识:古人用“系”字,本意是“拴住、连接”,所以“感慨系之”其实暗含了“把情绪拴在某个事物上”的意思。下次用它时,不妨想象自己在给某个记忆片段打绳结,这样用起来会更贴切。比如看到孩子第一次独自上学,背影越来越小,那种既欣慰又失落的复杂心情,用这个词就特别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