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i
拼音 [lái lì]
注音 ㄌㄞˊ ㄌㄧˋ
繁体 來歷
是否常用

来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来历lái lì

    基本解释

    来历 láilì

    (1) [antecedent;background; sources; origins]∶一个人的前期经历或履历

    查明来历

    (2) [there is a long history to]∶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

    提起这把手术刀可大有来历

    辞典解释

    来历  lái lì   ㄌㄞˊ ㄌㄧˋ  

    来源、出处。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没有一句话是杜撰,字字都是有来历的。」
    来源

    来由、原因。
    《水浒传.第一五回》:「吴用道:『既没有官司禁治,如何绝不敢去?』阮小五道:『原来教授不知来历,且和教授说知。』」
    来源

    经历。
    《西游记.第八回》:「问他来历,他言有神通,会变化,又驾觔斗云,一去十万八千里。」

    背景。
    《西游记.第三九回》:「且把那四个和尚,问他个来历分明,先定他一段不参王驾,然后方可问罪。」
    《文明小史.第五○回》:「那人不知道他的来历,见他动手,如何答应?」
    来源

网络解释

  1. 来历 (汉语词汇)

    来历,汉语词汇。

    注音:lái lì

    多义词。可以指汉语词汇来历,也可以指东汉人物来历。

来历的单字解释

  •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来了。开春以后,农忙来了。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来。来一盘棋。来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来。何必来这一套?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来。这个歌我唱不来。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来?9.未来的:来年。来日方长。10.姓。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来是新春。不愁吃来不愁穿。黑白桑葚来大樱桃。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来。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 1.经历;经过:来历。历程。历时半年。身历其境。2.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历年。历代。历次。历届。3.遍;一个一个地:历访各校。历试诸方,均无成效。4.姓。5.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历。阴历。农历。6.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书、表等:日历。挂历。天文历。

【来历】的常见问题

  1. 1. 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那你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2. 2. 晚饭后,爷爷讲了一个故事,题目叫《一枚勋章的来历》。

  3. 3. 人生是来历练的,人生是来完成责任的。

  4. 4. 这个人来历不明,对他要多加小心。

  5. 5. 关于这个人的来历,我是不得而知的。

  6. 6. 宋朝有开国皇帝以兵变黄袍加身的来历,故特别疑忌武将。

  7. 7. 睛重得抬不起来,长长的的睫羽上挂着来历不明极重的几滴珠水,眨了屡次,晃荡悠跌落下来,视线迷迷蒙蒙的,透过依稀水气,映出一张心情恍含糊惚的脸。

  8. 8. 烟馆里的人,都看这人来历不明,劝他不要与那人要好,却是忠言逆耳,哪里听得。

  9. 9. 关于这个人的来历,我不得而知。

  10. 10. 请你讲一讲这件事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