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ǒu
  • yǎo
  • dòng
  • b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ǒu yǎo lǚ dòng bīn

成语解释: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繁体字形:狗齩吕洞賓

英文翻译:Dog bites LV Dongbin

狗咬吕洞宾的意思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咬:1.上下牙齿对着用力夹住或弄碎东西。2.钳子夹住或齿轮、螺丝等互相卡住。3.指受责难或受审讯时牵扯别人(多指无辜的):反咬一口。4.话说得肯定:一口咬定。5.读准字音;对字句的意思过于计较:咬字清楚。咬文嚼字。6.狗叫:鸡鸣狗咬。

吕:1.见〖律吕〗。2.姓。

洞:[dòng]1.洞穴;窟窿。2.透彻;清楚:洞晓。洞若观火。3.数目“0”的另一种说法。[tóng]地名,洪洞

宾:1.客人(跟“主”相对):外宾。宾至如归。2.姓。

成语评论

狗咬吕洞宾”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先别急着笑,它的意思可不是字面上“狗真的咬了吕洞宾”这么简单。举个例子:小张熬夜帮同事改方案,结果对方反而抱怨他“多管闲事”。小张气得直摇头:“我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你看,这里说的其实是“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

为什么会用“狗咬吕洞宾”来形容这种事呢?原来,吕洞宾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常以善人形象出现。故事里,他好心救了一只狗,反被狗咬伤,后来才发现狗是被邪祟附身。成语的核心矛盾在于“善意”与“误解”的碰撞,就像现实中你帮人却反被责怪,那种憋屈感简直一模一样。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妈妈偷偷往挑食孩子的碗里加了蔬菜泥,孩子却发脾气说饭难吃。妈妈苦笑:“我这算不算现代版狗咬吕洞宾?”这时候用成语,既点出了“付出不被理解”的无奈,又带着点自我调侃的幽默,比直接抱怨更有味道。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正在变化。以前多用于抱怨他人,现在越来越多人用来自嘲。比如职场新人主动加班却被说“爱表现”,TA在朋友圈发句“今日狗咬吕洞宾成就达成”,反而能引发共鸣。这种转变背后,或许反映了现代人更倾向用幽默化解尴尬的心态。

不过要注意,使用这个成语时,对象最好是关系较近的人。如果对领导说“您真是狗咬吕洞宾”,恐怕会弄巧成拙。语言就像调味料,用得合适才能提鲜,用错了地方反而呛人。下次遇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不妨试试这个带着古典韵味的表达,说不定能成为化解矛盾的润滑剂。

狗咬吕洞宾的造句

  1. 造句 你这是狗咬吕洞宾,把人家的好心当驴肝肺了。
  2. 造句 俗话说:好狗不挡道,好狗护三家;可俗话又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不管狗狗识不识你的好人好心,祝福你好人一生幸福平安!
  3. 造句 当然不.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可不想这样,为何?
  4. 造句 钰儿,你看见了吧?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浪费一颗回春丸哦。
  5. 造句 可糊涂皇帝爷却当成攻击诬蔑,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6. 造句 你可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哥们儿我这次可真是想帮你。
  7. 造句 谁知道你狗咬吕洞宾,哼,懒得和你多说了。
  8. 造句 够了吧鸡仔,你这不是狗咬吕洞宾么,人家好心救了我,你怎么还对着他骂起来了。
  9. 造句 小姐,有人是狗咬吕洞宾,把我们的好心当成驴肝肺了。
  10. 造句 毒手?嘿,你这小子,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狗咬吕洞宾"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