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ū hū dà yì

成语解释:经常不集中注意力,粗心

成语出处:孙犁《文林谈屑》:“有些人确实对文字疏忽大意,对宦途和官级斤斤计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粗心大意

繁体字形:疎忽大意

英文翻译:Carelessness

疏忽大意的意思

疏: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林。疏星。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亲疏。4.不熟悉;不熟练: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虚:志大才疏。7.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仗义疏财。8.姓。9.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疏。奏疏。10.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疏》。

忽:1.不注意;不重视:忽略。忽视。疏忽。2.姓。3.忽而:天气忽冷忽热。油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4.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忽等于1丝。b)质量或重量,10忽等于1丝。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意:1.意思:来意。2.愿望:满意。3.料想:出其不意。4.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5.意大利的简称。

成语评论

说到“疏忽大意”,很多人会想到“大意失荆州”这个成语。故事里关羽因轻敌放松警惕,结果丢了战略要地。为什么这么严重的后果?核心问题在于:小疏忽真的会引发大问题吗?答案是肯定的。一次分神、一个没检查的细节,可能让长期努力付诸东流。

再比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蚂蚁洞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洪水来临时,这个缺口能让整个堤坝崩塌。这和现代人常说的“蝴蝶效应”异曲同工——微小变量经过连锁反应,可能产生巨大影响。这里藏着什么启示?重视过程里的每个环节,比事后补救更有效。

有朋友曾分享过真实案例:他熬夜赶工的项目报告,因为把小数点标错位置,导致客户质疑专业性。这让我联想到另一个成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棋时错看一步,可能让优势局变死局。工作中又何尝不是?我个人觉得,快节奏社会里,专注力反而成了稀缺资源。手机推送、多任务处理,都在悄悄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有人会问:处处谨小慎微,不会活得太累吗?其实关键在于建立“检查机制”。就像飞行员起飞前核对清单,重要事项设置双重确认,既能降低错误率,又不至于精神紧绷。这种平衡智慧,正是应对疏忽的最佳策略。

下次整理行李时,试试提前列物品清单;处理重要邮件前,给自己三分钟复查时间。生活就像骑自行车,既要抬头看路避免撞墙,也要注意脚下别卡进石子。把每个细节当作守护成果的卫士,远比出了问题再懊悔更有意义。

疏忽大意的造句

  1. 造句 小小烟头隐患大,疏忽大意酿成灾。
  2. 造句 对这件事你也太疏忽大意了。
  3. 造句 由于疏忽大意,他把填报材料搞丢了。
  4. 造句 是问题,就该马上解决,不能当癣疥之疾去对待,疏忽大意,会酿成麻烦。
  5. 造句 疏忽大意的懈怠干柴,以人为本的淡漠汽油,燃起一场损失惨重的大火。不要让悔恨的泪水去模糊了明天的路。学习消防知识,提高消防意识,消防日,愿平安快乐。
  6. 造句 消防安全无小事,时时刻刻重安全;安全隐患要整改,疏忽大意不可取;警钟长鸣心中存,做好消防利大家。119消防宣传日,积极做好消防安全,才会防患于然!
  7. 造句 处暑到,火辣辣的夏季落幕了,切不可疏忽大意了,出门防晒依然要做好,多喝喝水,多洗洗澡,散散步来养养鸟,舒畅心情最重要,饮食搭配清淡好,处暑祝福也来到,祝你处暑快乐,幸福。
  8. 造句 我们并没有怀疑他疏忽大意,更不用说怀疑他不老实了.
  9. 造句 安全威胁,包括疏忽大意的误放、存货的转移或行窃、产品的损害,甚至有可能非法使用,譬如恐怖行为。
  10. 造句 但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小偷常常得手.

"疏忽大意"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