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ā tuán jǐn cù
成语解释: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丛聚;聚成一团。指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原指华丽高贵的服饰。形容五彩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色。也形容衣饰华美的人群或文章辞藻华丽。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94回:“真是个花团锦簇!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似天堂月殿,不亚于仙府瑶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五彩缤纷
繁体字形:蘤團錦簇
英文翻译:rich multicolored decorations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团:1.圆形的:团扇。团脐。2.团子:汤团。3.把东西揉弄成球形:团泥球。团纸团儿。团饭团子。4.成球形的东西:纸团儿。棉花团儿。5.会合在一起:团聚。团结。6.工作或活动的集体:主席团。文工团。代表团。参观团。7.军队的编制单位,一般隶属于师,下辖若干营。8.青少年的政治性组织,如儿童团、青年团等,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10.姓。
锦:1.丝织物的一种。在三色以上纬丝织成的缎纹地上织出的绚丽多彩、古雅精致的花纹织物。有库锦、蜀锦、宋锦、云锦等。2.形容鲜明华丽的色彩:锦霞。锦鸡。
簇:1.聚拢在一块儿;聚集成一团:簇拥。花团锦簇。2.量词。用于聚集成团的东西:一簇鲜花。
提起"花团锦簇",你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或许是一场铺满鲜花的婚礼现场,或许是春游时偶遇的山间花海。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色彩绚烂、聚集繁盛的景象,但它的魅力远不止视觉层面。
比方说社区新开的咖啡馆,橱窗里高低错落地摆放着绣球、玫瑰和满天星,路过的大爷笑呵呵地说:"这布置得花团锦簇的,看着就让人想进去坐坐。"这时候成语就超越了单纯的景物描写,传递出令人愉悦的生活气息。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用"五彩缤纷"这类词?其实"花团锦簇"自带动态美感——想象花瓣层层叠叠向外舒展,不同花材相互映衬的生机。就像上周参观的文创市集,手作摊位用干花编织的灯罩配上扎染布艺,那种错落有致的视觉冲击,确实比单一的色彩描写更富层次。
在商业场景中,这个成语的运用也暗藏玄机。某家居品牌春季新品发布会上,设计师用"让每个角落都花团锦簇"作为主题,既点明了产品丰富的花色选择,又隐喻着居家生活的丰盈感。这种双关妙用,往往比直白的广告语更能引发共鸣。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妙的用法是在文学作品里。曾读过这样一段描写:"老茶馆的雕花窗棂间,晚霞把爬山虎的绿影染成金红,茶客们的谈笑声像撒落的花瓣,在暮色中渐渐聚成花团锦簇的热闹。"这里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意象,创造出独特的通感体验。
下次看到广场舞阿姨们穿着鲜艳的练功服排练,或是翻开孩子贴满贴纸的手账本时,或许就能会心一笑:这不正是生活中最鲜活的花团锦簇吗?美好的事物从来不需要刻意寻找,只要保持发现的眼睛,平凡日子里处处都能绽放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