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ǔ bèi xióng yāo
成语解释:如虎般宽厚的背;似熊样粗壮的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这厮倒是一条好汉……哦,是虎背熊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体格健壮
繁体字形:虎背熊腰
英文翻译:strong as a bear in the hips and with a back supple as a tiger 's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背:[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熊:1.哺乳动物,头大,尾巴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趾端有带钩的爪,能爬树。主要吃动物性食物,也吃水果、坚果等。种类很多,如棕熊、马来熊、黑熊。有的地区叫熊瞎子。2.(Xióng)姓。3.斥责:挨熊。熊了他一顿。4.怯懦;能力低下:你也真熊,一上阵就败了下来。
腰:1.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弯腰。两手叉腰。2.裤腰:这裤子腰太肥。3.指腰包或衣兜:我腰里还有些钱,足够我们零用的。4.事物的中间部分:山腰。树腰。半中腰。5.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土腰。海腰。6.姓。
提到“虎背熊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形象?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身材魁梧、体格健壮。比如在运动会上,铅球运动员发力投掷时绷紧的背部肌肉,配上宽阔的肩膀,真让人感叹:“这小伙子真是虎背熊腰!”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虎”和“熊”这两种动物作比喻?其实这源自古人对力量的具象化理解——老虎的背部线条充满爆发力,棕熊的腰腹则象征稳固支撑。就像建筑工地上扛着钢筋的师傅,他们结实的腰背不仅能承受重物,更透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可靠感。
现代生活中,这个词的使用场景其实很灵活。比如在职场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评价:“张经理虽然年过五十,但走起路来虎背熊腰的,开会时往那儿一站就很有气势。”这里的“虎背熊腰”更多是形容气场而非单纯的外形,说明语言会随着时代产生新的解读。
有趣的是,不同文化对健壮体型的看法存在差异。我个人认为,与其纠结是否符合某种审美标准,不如关注健康本质。就像我常去的健身房里有位阿姨,虽然年近六十仍坚持力量训练,她笑着说:“我这把年纪还能保持虎背熊腰的身材,说明骨头够硬朗!”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或许才是这个成语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下次看到公园里打太极的老伯,或是篮球场上飞身扣篮的少年,不妨换个角度观察。那些舒展的肩背线条、充满生命力的动作姿态,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虎背熊腰”?体魄之美本就可以有千万种呈现方式,关键在于那份由内而外散发的健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