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ǔ tǐ xióng yāo
成语解释: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男性
繁体字形:虎軆熊腰
英文翻译:be lithe and yet powerfully built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体:[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熊:1.哺乳动物,头大,尾巴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趾端有带钩的爪,能爬树。主要吃动物性食物,也吃水果、坚果等。种类很多,如棕熊、马来熊、黑熊。有的地区叫熊瞎子。2.(Xióng)姓。3.斥责:挨熊。熊了他一顿。4.怯懦;能力低下:你也真熊,一上阵就败了下来。
腰:1.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弯腰。两手叉腰。2.裤腰:这裤子腰太肥。3.指腰包或衣兜:我腰里还有些钱,足够我们零用的。4.事物的中间部分:山腰。树腰。半中腰。5.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土腰。海腰。6.姓。
“虎体熊腰”这个词听起来像在形容人身材魁梧,但你可能要问: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举个实际例子——小区篮球赛里,有个穿红色球衣的小伙子跳起来抢篮板,旁边的观众脱口而出:“你看他虎体熊腰的体格,难怪能轻松撞开防守!”这里既点明了力量感,又带着点赞叹的意味。
有人会疑惑:这成语只能用来夸人吗?其实不然。比如公司年会上,老张开玩笑说新来的程序员:“别看他现在对着电脑文文弱弱,读书时可是校橄榄球队的虎体熊腰主力。”这种反差用法反而增添了幽默效果,说明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能传达多重情绪。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至今?我认为它抓住了人类对力量的本能崇拜。就像我们看到建筑工地上扛着钢筋的工人,或是菜市场单手拎三袋大米的阿姨,脱口而出的“真是虎体熊腰”里,既有对体能的惊叹,也暗含对勤劳精神的敬佩。这种具象化表达比单纯说“强壮”更有画面感。
不过要注意使用分寸。上次我在健身房听见有人说:“您这虎体熊腰的身板,不去搬砖可惜了。”当事人当场黑了脸。这说明用词要考虑场合和对象,善意赞美与冒犯之间,往往只隔着一层语气和关系的薄纱。
换个角度看,现代社会对“虎体熊腰”的审美正在变化。以前可能更多强调实用价值,现在健身房里刻意练出倒三角身材的年轻人,追求的其实是力量与美感的平衡。就像我邻居王哥,坚持三年健身后打趣道:“虎体熊腰不敢当,能单手抱娃拎菜上楼就知足了。”这种接地气的转变,正反映着时代价值的迁移。
下次遇到合适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词。比如看到快递小哥扛着冰箱上楼,或是女排队员赛场扣杀,那句“真是虎体熊腰的架势”说不定比千篇一律的“好厉害”更让人印象深刻。语言就像调色板,关键看我们怎么调配出恰到好处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