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uí xīn suǒ yù
成语解释: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听任;欲:想要。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随心所慾
英文翻译:do as one wishes
随:1.跟着:随从。随员。随葬。随即(立刻)。随行(xíng)。随身。随喜。随波逐流。随行(hāng)就市。2.顺从,任凭:随意。随口。随宜。随和。随俗。随笔。随遇而安。3.顺便,就着:随带。随手关门。4.像:他长得随他父亲。5.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所:1.处所:场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所(在山东)。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诊疗所。指挥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这所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所医院。两所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所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所认识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所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所能。闻所未闻。
欲:1.欲望:食欲。求知欲。2.想要;希望:欲言又止。从心所欲。3.需要:胆欲大而心欲细。4.将要: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
“随心所欲”这个词听起来很自由,但真的可以想干啥就干啥吗?比如有人喜欢熬夜打游戏,第二天却抱怨工作没精神——这算不算“随心所欲”?其实,成语背后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责任的边界在哪里?
举个例子,小李周末突然想学画画,立刻报名课程,还花半个月工资买了颜料。结果画了三张就放弃,颜料在角落积灰。有人觉得他“活得随性”,但朋友却说这是冲动消费。这里的关键在于:随心所欲的前提是否该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答案或许藏在“了解自己”四个字里。真正的自由选择,往往建立在对能力、资源和后果的清醒认知上。
那随心所欲是否等于自私?比如同事总在会议上打断别人发言,自称“直率表达”。观察发现,职场中的“随心所欲”需要与团队规则达成平衡。就像河流既有奔涌的自由,又受河床的约束——重点不是压抑个性,而是找到让个性发挥价值的空间。个人认为,成熟的随心所欲更像带导航的自驾游:方向盘在自己手里,但需要关注路况和目的地。
有人问:“为什么孩子能随心所欲,成年人却不行?”其实这是个误解。孩子摔倒了可以放声大哭,本质是情绪表达的自由;而成年人选择处理伤口后继续前行,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自由。重点不在行为本身,而在于能否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像风筝飞得再高,总要有根线牵着——那根线可能就是现实中的各种关联与责任。
生活中常看到两种极端:有人被规则捆住手脚,有人把放纵当自由。或许真正的智慧在于,像厨师做菜那样——盐可以随心放,但得先懂食材特性。当我们的选择既能满足内心期待,又不伤害他人利益时,这样的“随心所欲”才真正值得追求。毕竟,自由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永远生长在现实土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