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ǎ dà hā

成语解释:轻浮而粗心大意的人

成语出处:张洁《沉重的翅膀》:“人们不过哈哈大笑一场,说几句苏队长‘马大哈’就算了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粗心人

繁体字形:馬大哈

英文翻译:careless

马大哈的意思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哈:[hā]1.张口呼气:哈气。2.拟声词。笑声:哈哈大笑。3.叹词。表示满意:哈!试验成功了。4.稍微弯着(腰):哈腰。[hǎ]姓。[hà]〔哈士蟆〕满语音译词。也译作哈什蚂。两栖动物。蛙的一种。体长6—7厘米,背面土黄色,有黄色和红色斑点。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等地。干燥体和雌蛙输卵管的干制品,中医用作养阴药。

成语评论

马大哈”这个词儿挺有意思的,字面上看像是夸人“心大如马”,实际上专指那些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人。比如老张出门前总念叨:“钥匙带了没?手机在兜里吧?”结果到了地铁站一摸口袋——得,家门钥匙还插在锁上没拔。

有人可能会问:“马大哈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其实这和性格习惯都有关系。像同事小王,开会时永远找不到笔记本,但设计图纸时却能精准到小数点后两位。这说明啥?马大哈往往不是“全面摆烂”,而是选择性忽略自认为不重要的事。

有个真实案例:朋友旅游时把行李箱忘在高铁行李架上,到了酒店才拍脑门。这事儿看似倒霉,后来却发现箱子里有盒过期半年的胃药,反而避免误食。你看,马大哈属性偶尔还能歪打正着,这算不算另类的生活智慧?

说到改善方法,与其强迫自己“时刻警惕”,不如建立专属提醒系统。比如总忘关灯的人,可以在玄关贴个荧光贴纸;总丢公交卡的,干脆买个带挂绳的卡套。有个有趣的发现:很多马大哈在照顾宠物时反而异常靠谱,可能他们把责任心都留给更重要的事了。

我倒觉得现代社会需要点马大哈精神。凡事锱铢必较容易焦虑,偶尔“选择性失忆”反而活得轻松。就像上周我炖汤时错把白糖当盐放,结果全家意外爱上了甜咸口的创新菜式。你看,马大哈式失误说不定能撞见新机遇呢!

最后说个冷知识:心理学研究发现,适度马虎的人抗压能力更强。他们不会因为小错误过度自责,这种“忘性大”的特质反而成了情绪调节的保护伞。所以下次找不到遥控器时别光顾着懊恼,说不定这是大脑在帮你腾出空间记更重要的事。

马大哈的造句

  1. 造句 上班不要想其他,事故专找马大哈。
  2. 造句 少年不懂法,好比“小傻瓜”;中年不懂法,仿佛“马大哈”;老年不懂法,恰似“睁眼瞎”。法制宣传日,学法得“法宝”,幸福把你找;懂法用“法宝”,快乐跟你跑。
  3. 造句 马大哈招呼朋友:您变化真大!原来您身材高大,今却又矮又瘦,我几乎不认得您了,阿强。朋友:我不是阿强。马大哈:看,我说的没错吧,连名字也改了!
  4. 造句 他的经验对那些马大哈来说是一个警告。
  5. 造句 专家称,这相当于“马大哈”们在这段时间中丢失了7.65亿英镑.
  6. 造句 比尔: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马大哈到处闯祸的故事.
  7. 造句 如果你马大哈,市场上卖衣服的那些人就会让你上当受骗。
  8. 造句 我这个人有点马大哈,有时候会出一些很尴尬的事.
  9. 造句 点评:马大哈的故事告诉我们:打无准备之仗,吃亏只能怨自己。
  10. 造句 只要你确定鱼的身体里没有哪个马大哈遗留的鱼钩。

"马大哈"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