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u
  • duì
  • z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ǘ tóu bù duì mǎ zuǐ

成语解释: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同“驴唇不对马嘴”。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陈正公听了这些话,驴头不对马嘴,急了一身的臭汗。”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状语;指前后矛盾

繁体字形:驢頭不對馬嘴

英文翻译:The head of a donkey is not the mouth of a horse

驴头不对马嘴的意思

驴:哺乳动物。家驴耐粗饲、善驮载。中国关中驴是著名品种。中国野驴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是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对:1.回答:对答如流。2.向着;朝着:枪口对准敌人。3.对抗;敌对:对手。针锋相对。4.对待。例:对事不对人。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对。神色不对。数目不对,还差一些。6.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对。对表。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对到一起。对榫。8.投合;适合:俩人很对脾气。对心思。9.成双的:对联。10.搀入(多指液体):对水。11.⑪介词。1.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你的建议,他很重视。2.对待:小王对他有意见。3.朝;向:对人民负责。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嘴: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的话:嘴甜。别多嘴。

成语评论

什么是"驴头不对马嘴"?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说话或做事前后矛盾,就像把驴的脑袋硬安在马脖子上。比如同事开会时说:"这次促销要控制成本",接着却提议:"我们可以订购黄金礼盒包装"。这种前言不搭后语的建议,就是典型的"驴头不对马嘴"。

为什么人们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生活场景里,家长教育孩子时可能说:"要养成早睡习惯",但每到周末就放任孩子熬夜打游戏。这种言行不一的现象,本质上是因为思考缺乏连贯性。就像准备旅行时说要轻装简行,结果收拾出三个大行李箱,计划与实践完全脱节。

如何避免这种尴尬?不妨在表达前先画个"思维导图"。比如策划活动时,先在纸上列出主题、预算、流程三个核心要素,确保每个环节都围绕既定目标展开。这就像拼图游戏,每块碎片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拼出完整画面。

现代生活中,这种现象其实暗藏转机。有次看到餐厅宣传"健康轻食套餐",却配着高热量的芝士火锅。这种矛盾反而引发讨论热度,店家后来推出"轻食+小份特色"的组合,意外获得好评。有时候,看似不协调的搭配,经过创意转化能产生新价值。

观察发现,年轻人更容易在传统与创新间找到平衡点。就像把汉服元素融入现代时装设计,或者在古风音乐里加入电子音效。这些看似"不搭"的组合,经过巧妙处理反而焕发新生。或许,"驴头不对马嘴"的原始状态,正是创意萌发的土壤。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别急着否定。试着像解谜游戏那样,找出表面矛盾下的内在联系。就像咖啡配酱油的奇特组合,经过精心调配竟能成为特色饮品。生活中的很多创新,不正是从看似不协调的尝试开始的吗?

驴头不对马嘴的造句

  1. 造句 他那些温和的问题所得到的答复是暴跳如雷,而且驴头不对马嘴。
  2. 造句 关于我要做的事情,我不想给传得驴头不对马嘴.
  3. 造句 胖子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说出了驴头不对马嘴的话。
  4. 造句 李鬼说的也算实情,但却驴头不对马嘴,不觉尴尬一笑,有些讪讪然。
  5. 造句 乖乖咙地咚,这和羊皮书里记载的东西简直是驴头不对马嘴,我的元婴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6. 造句 何况是这**不通的理由,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驴头不对马嘴。
  7. 造句 梦游天姥吟留别寓意是诗人怀才不遇,而观沧海不过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而已,两者可真是驴头不对马嘴吗?等等。
  8. 造句 这个所谓的下联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庸俗低趣的味儿,它的意境和郑秀娘所出之上联的意境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简直是驴头不对马嘴。
  9. 造句 姜风也笑了笑,独影说的也对,叫炎帝不去练个术士的确有点驴头不对马嘴的感觉。
  10. 造句 老施在较为富裕的南方(书中江浙很小的地理都没错,北方的地理则有些驴头不对马嘴可知),都对吃人见怪不怪,北方什么情况,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