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āo rén mò kè
成语解释:骚人:原指《离骚》作者屈原及楚辞作者;后泛指诗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成语出处:《宣和画谱 宋迪》:“运思高妙,如骚人墨客登高临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騷人墨客
英文翻译:writers and poets
骚:[sāo]1.动乱,扰乱,不安定:骚乱。骚扰。骚动。2.忧愁:“离骚者,犹离忧也。”3.指中国屈原的《离骚》,后泛指诗文:骚体。骚人。骚客。风骚(a.指《诗经》和《离骚》,代指古代诗歌或文化;b.指妇女举止轻佻)。4.举止轻佻,作风下流:骚货。5.同“臊1”。[sǎo]古同“扫”,尽其所有,扫数出动:“大王宜骚淮南之兵。”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墨:1.写字绘画的用品,是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来的汁:一块墨。一锭墨。研墨。笔墨纸砚。墨太稠了。2.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墨水。油墨。3.借指写的字和画的画:墨宝。遗墨。4.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胸无点墨。5.木工打直线用的墨线,借指规矩、准则:绳墨。矩墨。6.黑或近于黑的:墨菊。墨镜。7.贪污:贪墨。墨吏。8.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上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9.(Mò)指墨家。10.姓。11.指墨西哥:墨洋(墨西哥银圆)。
客:1.客人(跟“主”相对):宾客。请客。会客。家里来客了。2.旅客:客车。客店。3.寄居或迁居外地:客居。客籍。作客他乡。4.客商:珠宝客。5.顾客:乘客。客满。6.对某些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的称呼:说客。政客。侠客。7.非本地区或非本单位、非本行业的;外来的:客队。客座。客串。8.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客体。9.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客蛋炒饭。三客冰激凌。10.姓。
“骚人墨客”这个词听起来文绉绉的,到底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简单来说,它常用来形容喜欢舞文弄墨、有文艺气息的人。比如一群朋友周末约着去茶馆写诗画画,旁人可能会笑着说:“你们真成骚人墨客了!”这种调侃里其实带着欣赏——毕竟现在能静下心来搞创作的人不多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是不是只能用在古代场景?”其实不然。比如公司年会上,设计部的同事用毛笔字写春联,隔壁技术部的小王打趣道:“咱们这儿也有骚人墨客啊!”这种现代职场中的灵活运用,反而让成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为什么这个词能经久不衰?关键在它传递的不仅是身份标签,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去年我在古镇旅游时,遇到个在青石板上画水彩的老伯。他边调颜料边说:“我这算不算骚人墨客不知道,但看着河水慢慢把颜料晕开,心里特别踏实。”这种对美的感知和表达欲,或许才是这个词最本质的内涵。
有人担心用这类成语会显得老派,其实关键在于场景适配。朋友圈里晒手写读书笔记配句“今日假装骚人墨客”,反而比直接说“我在学习”更有记忆点。语言就像调料,用得恰当就能给日常交流增添趣味性。下次看到朋友在咖啡馆写生,不妨试试用这个词夸夸他,说不定能收获会心一笑。
说到底,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方式的创新。最近观察到有趣的现象:短视频平台上,穿汉服拍诗词朗诵的00后们,评论区常出现“新时代骚人墨客”的点赞。这既保留了成语的文化基因,又注入了年轻化的表达形式。或许再过十年,这个成语会衍生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新用法,但那份对文艺创作的热忱,永远值得被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