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jiù jì wǎng
成语解释: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成语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不计较过去的事情
繁体字形:不咎既往
英文翻译:for his past misdeeds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咎:1.过失;罪过:咎由自取。2.责备;处分:既往不咎。3.凶:休咎(吉凶)。
既:1.已经:既成事实。既得利益。既往不咎。2.既然:既来之,则安之。既要做,就一定要做好。3.完了;尽:食既。4.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既高且大。既聪明又用功。既要有周密的计划,也要有切实的措施。
往:1.去:徒步前往。2.向;朝:往东。往何处去?3.过去的:往日。
说到“不咎既往”这个成语,大家可能觉得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过去的事翻篇儿了,别老揪着不放”。比如老张和老王因为工作闹矛盾,后来老王主动道歉说:“咱俩不咎既往,以后一起把项目搞好行不?”你看,这话一说出来,双方立马能放下包袱,多敞亮!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为啥“不咎既往”这么重要呢?嘿,你想想啊,人要是总盯着过去的矛盾不放,那日子还过不过了?就像小李之前搞砸了团队任务,但领导直接来了一句:“咱们不咎既往,接下来你负责新方案试试。”结果小李反而超常发挥,团队士气也上来了。所以说啊,给机会比翻旧账有用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真能做到完全不翻旧账的人多吗?我估摸着十个人里最多两三个。就拿我家隔壁小夫妻来说吧,女方总爱翻恋爱时的旧账,男方现在听见“上次你...”就头皮发麻。要我说啊,这成语的精髓在于“选择性健忘”——该记住的经验得留着,但让人难堪的细节就该让它随风去。
你可能会好奇:那这个成语用在工作场合合适吗?依我看啊,得看情况。去年我们部门空降的新主管,上来就把三年前的项目失误翻出来说,搞得老员工集体摆烂。后来换了位领导,上来就宣布“咱们不咎既往,重点看今后表现”,你猜怎么着?整个部门的KPI三个月就冲到了公司前三。所以说啊,管理智慧有时候就藏在这些老话里。
最后唠叨一句,用“不咎既往”也得有底线。要是同事老犯同样的错误,你还次次都不咎既往,那不成冤大头了吗?这就好比我家小侄子,每次打碎碗都说“下次不敢了”,结果连续摔了五个碗之后,他妈妈终于说了句:“不咎既往可以,但得先学会怎么端碗!”你看,关键还是在把握分寸——既要给人改过的机会,也得让人长记性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