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ūn zǐ bù jiù jì wǎng
成语解释: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究:追究;既往:已经过去的事情。道德高尚的人不追究已过去的事情
成语出处:《柳暗花明》:“就是俗语说:君子不究既往嘛。何况咱们还是亲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君子不究既往
英文翻译:Gentlemen don't study the past
君: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2.敬辞。称对方:汪君。诸君。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究:1.仔细推求;追查:研究。深究。2.副词。到底;究竟:究属不妥。
既:1.已经:既成事实。既得利益。既往不咎。2.既然:既来之,则安之。既要做,就一定要做好。3.完了;尽:食既。4.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既高且大。既聪明又用功。既要有周密的计划,也要有切实的措施。
往:1.去:徒步前往。2.向;朝:往东。往何处去?3.过去的:往日。
“君子不究既往”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听起来文绉绉的,其实讲的是做人别老揪着别人的过去不放。比如同事小王上个月搞砸了一个项目,但最近他拼命补救、表现积极,这时候如果领导说“以前的事不提了,咱们看现在”,这就是典型的“不究既往”。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对方犯过严重错误,难道也要装没看见?” 其实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君子”二字。真正的君子不是无底线宽容,而是懂得在对方已经改正的前提下,给彼此留出成长空间。就像朋友借钱逾期未还,但后来主动解释原因并补上欠款,这时候再翻旧账反而会破坏信任。
我曾在团队管理中遇到过类似场景。有个实习生连续三天迟到,但当我找他谈话后,他不仅再没迟到过,还主动承担了更多任务。当时我选择不再提迟到的事,后来他成了团队里最可靠的成员。这件事让我明白:给人机会改过,往往比反复指责更能激发正向改变。
生活中如何实践这个道理?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夫妻吵架时如果总提对方五年前说错的话,矛盾只会越滚越大。换成“这事咱们上次讨论过了,现在想想怎么解决吧”,既表明立场,又避免了无意义的重复争吵。这种智慧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用在自我成长上——与其懊悔昨天没健身,不如今天就换上跑鞋。
值得注意的是,“不究既往”不等于纵容错误。就像电视剧里常演的:某人多次家暴却总被原谅,这种情况显然不适用这个原则。真正的君子会在必要时明确底线,同时给真正愿意改变的人留出余地。这种分寸感,正是这句话的深层价值所在。
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不妨试试这个思路。把注意力放在当下能解决的问题上,你会发现很多关系中的死结其实早就有解开的可能。毕竟,我们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谁不需要点改过自新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