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yóu zì zhǔ
成语解释:由不得自己。指控制不住自己。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兼语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人
繁体字形:不由自主
英文翻译:can 't help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由:1.原因:原由。事由。理由。由于(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2.自,从:由表及里。由衷(出于本心)。3.顺随,听从,归属:由不得。信马由缰。4.经过,经历:必由之路。由来已久。5.凭借:由此可知。6.古同“犹”,尚且,还。7.古同“犹”,犹如,好像。8.姓。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主:1.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3.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预示:早霞主雨。7.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姓。
哎,你发现没?有时候人做事儿啊,真的会“不由自主”。比如说考试前手心冒汗,或者看到美食咽口水,这都属于“身体比脑子快”的情况。说白了,这种反应根本不受控制,对吧?那问题来了,成语“不由自主”到底咋用才对味儿呢?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第一次见偶像,整个人突然结巴了,他后来跟我吐槽:“当时我说话都带颤音,真是不由自主啊!”你看,这种场合用这个词儿,立马就把那种“既兴奋又紧张”的状态点透了。不过要注意啊,这词儿可别跟“情不自禁”搞混了——前者偏重“身体反应”,后者更强调“情感冲动”。
那有人可能要问了:为啥人会“不由自主”呢?嘿,这事儿得从脑科学说起。咱们大脑里有个叫“杏仁核”的区域,专门处理紧急情况。比如说突然看见蜘蛛,还没等你想明白呢,腿已经往后蹦了三步——这就是典型的不由自主反应。说白了,这是老祖宗留给咱们的保命机制,关键时刻能救命呢!
不过话说回来,现代社会里“不由自主”的情况反而可能添乱。比方说刷短视频时手总往下滑,明知道该睡了还忍不住熬夜,这些现代病啊,说白了都是科技产品在利用咱们的生理弱点。我自个儿就深有体会,有时候手机往兜里一揣,隔五分钟就不由自主掏出来看,跟得了强迫症似的。
要说怎么应对这种情况,我倒有个土办法。比如开会时老想摸手机,干脆把手机锁抽屉里;晚上睡觉前,直接把充电器放客厅。这种“物理隔离法”虽然笨,但对付不由自主的行为特管用。说到底啊,人得学会跟自己的本能斗智斗勇,这才是成长的必修课嘛。
最后插句题外话,你看运动员夺冠后喜极而泣,那也是不由自主的表现。这种真情流露反而让人觉得真实可爱。所以啊,关键要看场合——该克制时得绷住,该释放时也别憋着,这才是生活的智慧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