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ng fú qí shí
成语解释:见“名副其实”。
成语出处:茅盾《全运会印象》:“那边的‘国术场’还有一个老头子穿了长衫舞刀,这在中年太太之流看来,还不是名符其实的‘大杂耍’么?”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名义和实际相符
繁体字形:名符其實
英文翻译:live up to one's name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符:1.符节:兵符。虎符(虎形的兵符)。2.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音符。3.符合(多跟“相”或“不”合用):两个数目相符。他所说的与事实不符。4.道士所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声称能驱使鬼神、给人带来祸福:护身符。画了一张符。5.姓。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实:1.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实心儿。把窟窿填实了。2.真实;实在(跟“虚”相对):实话。实心眼儿。实事求是。3.实际;事实:失实。名实相副。4.果实;种子:芡实(鸡头米)。开花结实。5.姓。
提到"名符其实"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联想到商品包装上的广告语。比如某款防晒霜号称"八小时持久防护",实际使用两小时就失效,这就属于典型的"名不副实"。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案例才算名符其实呢?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我家楼下有家早餐店,招牌上写着"现磨豆浆",每天清晨都能看到老板用石磨现场加工黄豆。有位常客说:"这才是名符其实的现磨豆浆,不像有些店用豆浆粉冲调还挂羊头卖狗肉。"这里的关键在于产品与宣传的高度统一,就像成语本义强调的"名称或名声要与实际相符"。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现代社会中名不符实的现象反而更常见?观察发现,这和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策略有关。某些网红餐厅把装修费提到总成本的70%,食物质量却一塌糊涂,这种本末倒置的操作,就像给塑料花喷洒香水——虽然暂时吸引人,终究经不起时间考验。
我曾在电子产品行业工作,见过不少"参数造假"的案例。某手机标榜"超长待机30天",实际测试发现是在关闭所有功能的极限模式下测得的数据。这种取巧的做法,就像给自行车装个火箭推进器,然后宣称是"地面飞行器",显然违背了名符其实的基本原则。
值得思考的是,名符其实的标准会随时代变化吗?二十年前"无添加剂"可能指不含化学防腐剂,如今则需要具体说明不含哪些类型的添加剂。这提醒我们,保持名实相符不仅是静态的承诺,更需要动态的诚信维护。就像培育盆栽,定期修剪枯枝才能保持整体协调。
在个人发展层面,名符其实同样重要。有位创业朋友坚持"只接能力范围内的项目",虽然初期发展较慢,但逐渐在业内建立起"靠谱"的口碑。这印证了老子"大器晚成"的智慧,相比急功近利的虚假包装,脚踏实地的积累反而能走得更远。
观察商业领域的百年老店会发现,真正经久不衰的品牌都严格遵循名实相符的原则。就像酿造陈醋需要实实在在的发酵周期,任何走捷径的行为终将破坏产品的本质。或许这正是成语流传千年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个语言符号,更是衡量诚信的重要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