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ài
  • píng
  • shèng
  • s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ài píng shèng shì

成语解释: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太平:社会安定。

成语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太平盛丗

英文翻译:a time of national peace and order

太平盛世的意思

太:1.高;大:太空。太学。太湖。2.极;最:太古。3.身份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太老伯。太老师(老师的父亲或父亲的老师)。太夫人(尊称别人的母亲)。4.a)表示程度过分(可用于肯定和否定):水太热,烫手。人太多了,会客室里坐不开。他太不谦虚了。b)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只限于肯定):这办法太好了。这建筑太伟大了。c)很(用于否定,含委婉语气):不太好。不太满意。5.姓。

平:1.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平坦。马路很平。把纸铺平了。2.使平:平了三亩地。把沟平了种庄稼。3.两相比较没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辈。平列。平局。平起平坐。这场球赛双方打平了。4.达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记录。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论。6.安定:风平浪静。心平气和。7.用武力镇压;平定:平叛。平乱。8.抑止(怒气):你先把气平下去再说。9.经常的;普通的:平时。平淡。10.姓。

盛:[shèng]1.兴盛;繁盛:全盛时期。桃花开得很盛。2.强烈;旺盛:年轻气盛。火势很盛。3.盛大;隆重:盛会。盛宴。4.丰富;丰盛:盛馔。5.深厚:盛情。盛意。6.普遍;广泛:盛行。盛传。7.用力大;程度深:盛赞。8.姓。[chéng]1.把东西放在容器里:盛饭。缸里盛满了水。2.容纳:这间屋子小,盛不了这么多东西。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成语评论

说到“太平盛世”,大家可能会想到古装剧里皇帝抚须大笑的画面。但这个词放到今天还能用吗?举个例子:周末公园里老人打太极、孩子放风筝,年轻人坐在长椅上用手机处理工作,这种“各安其业”的状态,其实就是现代版的“国泰民安”。

有人问:“太平盛世非得是轰轰烈烈的成就吗?”其实不然。就像小区里十几年没换过的门卫大爷,能准确叫出每个住户的姓氏;街角早餐铺每天五点半飘出第一笼包子香——这些细水长流的安稳,恰恰构成了盛世的毛细血管。

最近看新闻说某城市地铁晚高峰时,乘客自发让出爱心专座给孕妇,这个场景让我想到成语“海晏河清”。原本形容天下太平的词汇,如今用在文明礼让的社会氛围里,竟意外贴切。当公共空间里流动着善意,谁说这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盛世图景?

有朋友质疑:“现在压力这么大,算哪门子太平盛世?”这让我想起老家村口新修的柏油路。十年前泥巴路让瓜农的三轮车总陷坑里,现在快递卡车能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基础设施的毛细血管延伸到哪里,发展的春风就吹到哪里,这种改变虽无声,却实实在在地重塑着普通人的生存空间。

傍晚散步时常见到社区广场舞队伍和玩滑板的少年共享场地,大妈们的《最炫民族风》与少年的电子音乐意外和谐。这种不同世代、不同生活方式的兼容并存,倒应了“歌舞升平”的新解——不是刻意营造的繁荣,而是多元共生的从容。

科技发展带来的“太平”常常被忽略。记得去年台风天,气象App提前三天预警,社区网格员挨家挨户检查门窗。古人畏惧的“天灾”,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下,变成了可计算、可应对的“数学题”。这种藏在天气预报里的安全感,或许正是当代盛世的特殊注脚。

最后想说的是,太平盛世从来都不是静态的完美状态。就像智能手机每年迭代更新,社会的进步也总在修补漏洞中前行。当我们讨论外卖骑手权益时,在关注留守儿童教育时,这些带着痛感的讨论本身,何尝不是盛世应有的包容与生机?

太平盛世的造句

  1. 造句 财富学问和兵刃,构成了支撑太平盛世的三大支柱。德川家康 
  2. 造句 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
  3. 造句 做老百姓的都希望能过太平盛世的生活。
  4. 造句 人民都希望能在太平盛世中生活。
  5. 造句 原该如是,太平盛世,个人经历最大的兵荒马乱不外是幻灭。
  6. 造句 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建立初期,都曾有过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
  7. 造句 少年时,洪秀全就向往海晏河清,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
  8. 造句 你生在这太平盛世,又正当有为之年,为何却不出去干一番事业?
  9. 造句 和战乱年代相比,太平盛世的人们是多么幸福啊!
  10. 造句 讲到今日之下,大爷,你生在这太平盛世,又正当有为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