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ú lǚ bó bīng
成语解释: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事情的危机
繁体字形:如履薄冰
英文翻译:to be very careful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履:1.鞋:衣履。革履。削足适履。2.踩;走:履险如夷。如履薄冰。3.脚步:步履。4.履行:履约。
薄:[báo]1.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薄片。2.淡:酒味薄。3.(感情)冷淡:待他不薄。4.不肥沃:薄田。[bó]1.微;少;弱:薄技。薄产。单薄。2.不厚道;不庄重:刻薄。轻薄。3.看不起;慢待:鄙薄。厚此薄彼。4.迫近;靠近:日薄西山。[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提炼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冰: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如履薄冰”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走在薄冰上一样”,常用来形容做事极度谨慎、不敢有丝毫大意。比如,刚入职的新人接手重要项目时,每一步计划都要反复确认,生怕出一点差错——这种状态就是典型的“如履薄冰”。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小心翼翼的状态有必要吗?”其实,面对陌生环境或关键任务时,适当的谨慎反而能避免踩坑,就像过河前先试探冰面厚度,本质上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再比如,朋友之间因为误会产生隔阂,想要开口化解矛盾却担心说错话,这时候的交流就像“如履薄冰”。有人疑惑:“既然怕伤感情,为什么还要主动沟通?”恰恰因为重视这段关系,才会选择用更温和的方式推进,而不是任由裂痕扩大。这种小心翼翼的背后,藏着对情感的珍视。
生活中还有一种“如履薄冰”容易被忽视:比如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明明心急如焚,却要控制语气避免打击孩子信心。这让我联想到,许多时候,“谨慎”并非出于恐惧,而是为了守护更重要的东西。就像端着盛满热水的杯子走路,走得太快会洒出来,走得太慌可能摔碎杯子——真正的智慧在于找到“稳”和“进”的平衡点。
有人会反驳:“总是这么小心,会不会错失机会?”我的观察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容易让人把“谨慎”和“保守”画等号。但事实上,真正的谨慎者往往在前期花更多时间做准备,反而能在关键时刻果断行动。比如登山者系紧安全绳后才敢大胆攀爬,这种“如履薄冰”恰恰是为了更安全地突破极限。
回过头看,“如履薄冰”从来不是要人畏首畏尾,而是提醒我们:在重要的事情上,多一份清醒的认知和尊重的态度。就像深夜开车经过结霜的桥面,减速慢行不是为了停在原地,而是为了更安全地抵达目的地。或许,把薄冰踩成坚实的路,才是这个成语留给我们最生动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