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ǚ bó lín shēn
成语解释: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繁体字形:履薄臨深
英文翻译:Walking on thin feet
履:1.鞋:衣履。革履。削足适履。2.踩;走:履险如夷。如履薄冰。3.脚步:步履。4.履行:履约。
薄:[báo]1.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薄片。2.淡:酒味薄。3.(感情)冷淡:待他不薄。4.不肥沃:薄田。[bó]1.微;少;弱:薄技。薄产。单薄。2.不厚道;不庄重:刻薄。轻薄。3.看不起;慢待:鄙薄。厚此薄彼。4.迫近;靠近:日薄西山。[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提炼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临:1.靠近;对着:临街。临河。背山临水。居高临下。如临大敌。2.来到;到达:光临。莅临。身临其境。双喜临门。3.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临睡。临毕业。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4.照着字画模仿:临摹。临帖。临画。临得挺像。5.姓。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履薄临深”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比如有人刚接手一个重大项目,同事提醒他:“这次合作方要求特别严格,你可要‘履薄临深’,每个细节都得反复确认。”这里的“履薄临深”就像在说:你脚下是薄冰,面前是深潭,必须小心翼翼才能避免失误。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为什么能流传千年?”其实它精准捕捉了人类面对风险时的共同心态。就像新手司机第一次开山路,教练说“注意弯道和悬崖,保持‘履薄临深’的状态”,这时候既要有警惕心,又要保持专注力,正是这个成语传递的双重智慧。
在家庭教育中也能看到它的影子。比如孩子准备参加重要比赛,父母会说:“别因为上次拿了奖就松懈,对手都在进步,你要有‘履薄临深’的觉悟。”这种提醒不是制造焦虑,而是强调持续努力的重要性——就像走钢丝的人,既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又要对潜在风险保持清醒认知。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有了新解读。某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曾说:“我们做用户隐私保护时,真的像在‘履薄临深’,数据安全的红线碰不得,但创新突破的深潭又必须蹚过去。”这种矛盾中的平衡艺术,或许正是当代人需要掌握的生存技能。
我个人觉得,“履薄临深”最妙的地方在于它不鼓励畏首畏尾。古人用这个词时,重点不在“薄冰”有多危险,而在“行走”这个动作本身——只要脚步够稳、眼睛够亮,再难的路也能走得漂亮。就像登山者系着安全绳攀岩,恐惧不会阻止他们向上,反而让每个动作更精准有力。
下次遇到需要谨慎处理的事情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不是在吓唬人“千万别犯错”,而是在说“带着智慧去闯关”。毕竟生活中真正的风险,往往来自盲目自信或过度焦虑,而清醒的谨慎本身,就是最可靠的安全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