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o bèi gē dā
成语解释:指人所喜爱珍贵的物体
成语出处: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9章:“宝生在他们老公母俩心上,真像命根子,宝贝疙瘩。”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或昵称
繁体字形:寳貝疙瘩
英文翻译:baby
宝:1.珍贵的东西:国宝。献宝。粮食是宝中之宝。2.珍贵的:宝刀。宝剑。宝石。宝物。3.旧时的一种赌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见〖压宝〗。4.敬辞,用于称对方的家眷、铺子等:宝眷。宝号。宝刹。5.姓。
贝:1.有壳的软体动物的统称。如蛤蜊、蚌、鲍、田螺等。2.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3.姓。4.贝尔的简称。
疙:[gē]〔疙瘩〕a.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病块,如“头上起了个疙瘩”;b.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如“芥菜疙瘩”;c.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思想疙瘩”;d.不通畅或不爽利,如“这篇作文中的语句很疙瘩”;e.量词,如“一疙瘩糕”;f.麻烦,别扭。均亦作“疙疸”(“瘩”、“疸”均读轻声)。[yì]痴呆的样子。
瘩:[da]见〔疙瘩〕[dá]〔瘩背〕中医称生在背部的痈。
哎,大伙儿有没有听过“宝贝疙瘩”这个说法?今天咱就唠唠这个词儿咋用!先举个栗子:老王家那个小孙子,天天被爷爷奶奶捧在手心里,真是家里的“宝贝疙瘩”,摔个跟头都能让全小区的大妈集体出动送创可贴。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这词儿听着像在说人,能用在东西上吗?”嘿,您别说,还真行!比如隔壁张姐淘了个古董花瓶,天天擦得锃亮,逢人就显摆:“这可是我的‘宝贝疙瘩’,给套三居室都不换!”您瞅瞅,这词儿用在对珍贵物件的形容上,那股子稀罕劲儿一下就出来了。
那有人又要纳闷了:“这跟‘掌上明珠’有啥区别啊?”要我说啊,区别就在这个“疙瘩”上!您琢磨琢磨,“疙瘩”本来是个土话,带着点接地气的俏皮劲儿。就像李大哥说他家养了十年的老狗:“别看这狗子瘸了条腿,在我这儿可是‘宝贝疙瘩’,谁要敢欺负它我跟谁急!”您品品,是不是比文绉绉的说法更带人情味儿?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用这词儿可花哨多了。前儿个在咖啡馆听见俩姑娘唠嗑,一个说:“新买的游戏机就是我的‘宝贝疙瘩’,谁碰跟谁急眼!”另一个接茬:“可不嘛,我那个限量版口红也是‘心头肉’!”您听听,这新老说法混着用,倒也别有风味。
依我看呐,“宝贝疙瘩”这词儿妙就妙在能屈能伸。既能用在正经八百的传家宝上,也能拿来调侃自个儿的痴迷物件。关键是里头那份稀罕劲儿,甭管是人是物,只要在您心里占着特殊位置,用这词儿准没错!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有些家长把娃宠得太过,真成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宝贝疙瘩,这可就值得咱另开一贴好好说道说道了。
说到底,语言这玩意儿就跟活水似的,得跟着时代淌。您别看“宝贝疙瘩”听着土,用对了地方可比那些个华丽辞藻更传神。就像老话说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您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