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cái fàng kuàng
成语解释: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无拘无束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2回:“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自傲
繁体字形:恃才放曠
英文翻译:Depending on one's ability to be open-minded
恃:依赖;凭仗:有恃无恐。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放: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旷:1.空而宽阔:旷野。地旷人稀。2.心境开阔:旷达。心旷神怡。3.耽误;荒废:旷课。旷工。旷日废时。4.相互配合的两个零件(如轴和孔、键和键槽等)的间隙大于所要求的范围;衣着过于肥大,不合体:车轴旷了。螺丝旷了。这双鞋我穿着太旷了。5.姓。
“恃才放旷”这个成语,听起来像在描述一个才华横溢却行为不羁的人。比如,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才华的人容易显得傲慢?”其实,这背后藏着一种微妙的矛盾——才华让人自信,但自信过头就可能变成自大。
举个例子:公司里的小张能力超群,总能在会议上提出惊艳的方案,但他总爱打断同事发言,甚至公开质疑领导的决策。同事私下议论:“小张确实厉害,可这么锋芒毕露,反而让大家不敢和他合作。”这里的小张就是典型的“恃才放旷”——他依赖才华忽视团队协作,结果反而限制了发展空间。
另一个例子来自历史:唐代诗人李白,才情横溢却不愿受官场束缚,一句“天子呼来不上船”尽显狂放。有人问:“这种性格是利是弊?”从文学角度看,他的洒脱成就了千古名篇;但从现实角度,这份不羁也让他仕途坎坷。可见,“才”是双刃剑,用好了能突破常规,用不好却会伤人伤己。
那么,如何避免恃才放旷的陷阱?个人认为,关键在“收放自如”。就像风筝飞得再高也需要一根线,才华需要谦逊和同理心来平衡。比如程序员小王技术顶尖,但他会主动帮新人改代码,还常说:“技术是工具,解决问题才是目的。”这种态度让他既受尊重又能持续成长。
其实,恃才放旷本身未必是坏事。它背后藏着对平庸的抗拒,只是需要找到表达的尺度。就像梵高用癫狂的笔触画出星空,若没有那份“狂”,艺术史或许会黯淡许多。但生活中的我们,或许更需要在“才”与“旷”之间,找到一条既能发光发热又不灼伤他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