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cái
  • j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cái jīn jǐ

成语解释:恃:依靠,凭借;矜:自以为贤能。自恃才能,骄矜自负

成语出处:《隋书·炀帝纪下》:“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掩其过。”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自傲

繁体字形:恃才矜己

英文翻译:Depending on your talents and self-respect

恃才矜己的意思

恃:依赖;凭仗:有恃无恐。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矜:[jīn]1.怜悯;怜惜:矜怜。2.自尊自大;自夸:骄矜。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3.慎重;拘谨:矜持。[guān]1.同“”。2.同“”。[qín]古代指矛柄。

己: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成语评论

恃才矜己”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离我们很近。比如职场里,有个同事总是觉得自己能力最强,开会时总说“这事只能我来做”,结果团队合作越来越僵。这种“有才却太傲”的状态,不正是典型的恃才矜己吗?

有人可能会问:“有才华不是好事吗?为什么成语里带贬义?”其实核心问题在于“平衡”。比如三国时期的杨修,聪明到能猜透曹操的心思,却总爱当众显摆,最后丢了性命——才华像一把刀,用得好能劈柴,用不好会伤己。

换个现代场景:班里数学尖子总嘲笑同学“这么简单都不会”,结果小组作业没人愿意和他组队。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恃才矜己的陷阱在于,它让人错把“能力”当成“特权”,却忘了“尊重”才是长久相处的根基。

说到个人观点,我认为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警惕这种心态。互联网时代,专业知识获取变得容易,谁都能在某个领域成为“临时专家”。但真正厉害的人,反而更懂得说“这个我不太懂,您怎么看”——就像饱满的稻穗总是低头,空心的稗草才昂首向天。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破局:把“恃才”转化为“育才”。就像公司里的技术大牛,如果愿意带新人而不是独占功劳,既能展现能力,又能赢得人心。毕竟,孤芳自赏只能感动自己,百花齐放才能改变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