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ōng guān zài bào
成语解释:恫:疼痛;瘝: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尚书·康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统治者或官员等
繁体字形:恫瘝在抱
英文翻译:Threatening to hold
恫:[dòng]恐惧;吓唬:恫恐。恫吓。[tōng]哀痛;痛苦。
瘝:病;痛苦:恫(tōng)瘝在抱。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抱:1.用手臂围住:母亲抱着孩子。2.初次得到(儿子或孙子):听说你抱孙子了。3.抱养(孩子):这孩子是抱的,不是她生的。4.结合在一起:大家抱成团,就会有力量。5.心里存着(想法、意见等):青年人都抱着远大的理想。对他的这种决定,许多人抱有看法。6.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两抱粗的大树。7.孵(卵成雏):抱小鸡儿。抱窝。
“恫瘝在抱”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一种温暖的关怀精神。字面意思是“把别人的病痛和困难当作自己的负担”,简单来说就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人的困境。比如社区里新来的书记,发现老人上下楼困难,立刻张罗加装电梯,还挨家挨户协调意见——这就是“恫瘝在抱”的生动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关心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主动承担”的态度。就像邻居家漏水,普通人可能安慰两句,但有“恫瘝在抱”精神的人会挽起袖子帮忙修水管,甚至联系物业彻底解决隐患。这种将他人问题视为己任的担当,正是这个成语的核心价值。
现代职场中也能看到这种精神的闪光。某科技公司的项目经理发现团队频繁加班,她没有停留在口头体谅,而是重新梳理流程,引入自动化工具,最终让组员准时下班率提升了40%。这种既关心问题又解决问题的做法,比单纯说“辛苦了”更有实际意义。
在我看来,这种精神不应该只是领导者的专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实践“恫瘝在抱”——快递小哥顺手帮独居老人扔垃圾,老师主动给落后学生补课,这些微小的善举都在传递着相同的力量。重要的是培养换位思考的习惯,而不是刻意追求宏大的善行。
下次遇到他人遇到困难时,不妨多问自己一句:我能多做些什么?就像春天播种时多撒一把种子,这份关怀最终会滋养出更温暖的人际关系。当越来越多人具备这样的自觉,很多社会问题或许能找到更柔和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