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è jiāo jiè zào
成语解释: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繁体字形:戒驕戒躁
英文翻译:be on guard against conceit and impetuosity
戒:1.防备;警惕:戒心。戒备。戒骄戒躁。2.同“诫”。3.戒除:戒烟。戒毒。他把酒戒了。4.指禁止做的事情:开戒。杀戒。5.佛教戒律:受戒。6.戒指:钻戒。7.姓。
骄:1.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戒骄戒躁。胜不骄,败不馁。2.猛烈;炎热:骄阳。
戒:1.防备;警惕:戒心。戒备。戒骄戒躁。2.同“诫”。3.戒除:戒烟。戒毒。他把酒戒了。4.指禁止做的事情:开戒。杀戒。5.佛教戒律:受戒。6.戒指:钻戒。7.姓。
躁:性急;不冷静:烦躁。急躁。不骄不躁。性子躁。
人们常说“戒骄戒躁”,但这个词到底用在哪里最贴切?举个例子:一位学生考试拿了全班第一,家长对他说:“这次考得好,但别急着炫耀,也别因为进步就放松学习。”这句话看似简单,却精准体现了“戒骄戒躁”的核心——既提醒不因成就骄傲,也警示不被短期胜利冲昏头脑。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同时戒掉‘骄’和‘躁’?”其实这两者就像硬币的两面。比如职场新人刚被领导表扬,如果因此轻视同事(骄),或者急着接手超出能力的工作(躁),反而容易搞砸任务。去年我朋友的公司就有个实习生,提前转正后盲目接项目,结果因经验不足导致客户投诉,这就是典型的“骄”与“躁”双重作用下的翻车案例。
另一个场景是创业领域。有位餐饮老板在首店火爆后,三个月内连开五家分店,最后因管理跟不上全部亏损。他自己复盘时说:“当时觉得成功模式能无限复制,其实是被热度冲昏头了。”这种扩张冲动既包含对已有成就的过度自信(骄),也藏着想要快速变现的焦虑(躁)。
或许有人疑惑:“现代社会讲究快节奏,戒骄戒躁会不会让人错失机会?”我的观察是:真正的机会往往属于能持续发力的人。就像马拉松选手不会在起步时拼命冲刺,而是保持稳定配速。去年参加行业大会时,有位十年如一日钻研技术的工程师,在行业风口来临时反而成为各家争抢的对象——他的积累恰恰来自不骄不躁的坚持。
生活中最常见的践行方式,可能藏在那些“不被情绪带节奏”的瞬间。比如看到别人突然涨薪时不盲目比较,遇到工作瓶颈时不乱跳槽。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些总把“慢慢来”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比天天喊“冲冲冲”的同事走得更稳当。这或许印证了老话说的“事缓则圆”——急未必快,稳反而才是捷径。
说到底,“戒骄戒躁”不是让人压抑情绪,而是培养对自身状态的觉察力。就像开车时需要同时关注油门和刹车,人生路上也要学会在自信与焦虑之间找到平衡点。那些能笑着说出“我再想想”的人,或许比急着证明自己的人更懂这个成语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