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ū shuò mí lí
成语解释:扑朔:兔脚搔爬;迷离:兔眼半闭。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成语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五 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杂乱
繁体字形:撲朔迷離
英文翻译:whirling
扑:1.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物体上:孩子高兴得一下扑到我怀里来。和风扑面。香气扑鼻。2.把全部心力用到(工作、事业等上面):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3.扑打;拍打:扑蝇。海鸥扑着翅膀,直冲海空。小孩的身上扑了一层痱子粉。4.伏:扑在桌上看地图。5.姓。
朔:1.农历每月初一。2.北:朔风。朔方。
迷:1.辨认不清:迷路。迷失方向。2.失去知觉:昏迷。3.对某一事项过于喜爱,情不自主:入迷。迷恋。4.使沉醉;使昏乱:月色迷人。财迷心窍。5.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球迷。棋迷。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扑朔迷离”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事情复杂难辨、真相不明。比如有人讲起一起离奇的案件:“目击者的证词互相矛盾,监控录像又模糊不清,整个事件真是扑朔迷离。”这时候听众会忍不住追问:“那到底是谁在说谎?”其实这个成语本身就像在提醒我们——面对复杂情况时,保持耐心观察更重要。
说到这儿,你可能想问:“生活中哪些场景适合用这个成语?”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里突然传出要裁员的流言,但领导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同事们私下讨论时,有人可能会说:“最近这氛围太扑朔迷离了,还是安心把手头工作做好吧。”你看,这个成语不仅能描述悬疑故事,也能用在职场日常里。
更有趣的是,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描述人际关系。比如朋友A告诉你:“小张最近对小李忽冷忽热,他俩的关系简直扑朔迷离。”这时候你会不会联想到自己身边类似的例子?其实这种“看不透”的状态,恰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互动。
不过有个问题值得注意:为什么古人会用“兔子雌雄难辨”来造这个成语?原来《木兰诗》里用“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比喻伪装的成功。这种化用动物特性的智慧,让我联想到现代社会的“信息迷雾”——有时候真相就像躲在草丛里的兔子,需要拨开层层伪装才能发现。
个人觉得,“扑朔迷离”这个词自带画面感。它既不像“错综复杂”那么学术化,又比“云里雾里”更显文雅。当你想表达“事情比想象中更有层次”时,不妨试试用它。比如看到孩子用橡皮泥捏出抽象造型,可以打趣说:“你这作品够扑朔迷离的啊,能给我讲讲是什么故事吗?”
最后分享个小观察:每次看魔术表演,当魔术师让鸽子从空帽子里飞出来时,现场观众总会发出“哇”的惊叹。这时候如果用成语描述,说“这个戏法设计得扑朔迷离”,是不是比直白说“神奇”更有味道?语言的魅力,往往就藏在这些生动的表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