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ī jīng zhǎn jí
成语解释:披:拨开;斩:砍断;荆、棘:丛生多刺的小灌木。拨开荆;砍掉棘。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艰苦奋斗。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克服各种困难。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创业的艰苦
繁体字形:披荆斬棘
英文翻译:break open a way through bramble and thistle
披:1.覆盖或搭在肩背上:披着斗篷。披星戴月。2.打开;散开:披卷。纷披。3.(竹木等)裂开:这根竹竿披了。
荆:1.灌木。种类很多。多丛生,枝条柔软,可编筐篓。2.古时用荆条做成的刑杖:负荆请罪。3.春秋时楚国也称荆。
斩:1.砍:斩草除根。披荆斩棘。斩断侵略者的魔爪。2.比喻敲竹杠;讹诈。3.姓。
棘:1.酸枣树,落叶灌木。有刺,果小味酸。种子供药用,治神经衰弱等。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木。2.带刺草木的通称:荆棘。3.刺;扎:棘手。
可能有人会问:"披荆斩棘"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原意是挥刀砍断带刺的草木开路,现在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困难。比如创业者说:"公司从三张办公桌发展到百人团队,这十年真是披荆斩棘的历程。"
或许有人疑惑: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精神吗?看看中国高铁建设者穿越复杂地质带的案例就知道答案。他们既要破解技术难题,又要协调多方资源,这种在未知领域开拓的行动,正是当代披荆斩棘的生动写照。
还有人会思考:普通人也需要这种品质吗?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职场新人小张主动接手没人敢碰的遗留项目,用半年时间梳理乱账、重建流程,最终将烂尾工程转化为部门标杆。这种主动迎难而上的选择,就是平凡生活中的披荆斩棘。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越是擅长披荆斩棘的人,往往越懂得"带刺植物"的价值。就像优秀探险家会保留有用的藤蔓做绳索,现代人在突破困局时,也会把某些障碍转化为助力。这种智慧提醒我们:克服困难不只有硬碰硬,更需要灵活变通。
最后要提醒的是,勇往直前不等于盲目冒进。就像老农砍荆棘时会先用木棍探路,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也要做好风险评估。真正的披荆斩棘精神,应该是勇气与智慧的结合体,既保持开拓的热忱,又具备辨别方向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