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rén
  • hu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rén yá huì

成语解释:牙慧:咀嚼后吐出来的饭菜渣滓。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成语出处: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拾人牙慧

英文翻译:take up and adopt others ' thoughts instead of using one 's own

拾人牙慧的意思

拾:[shí]1.从地上捡起东西:拾麦穗儿。2.整理:拾掇。3.数目“十”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shè]轻步登上:拾级而上。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牙: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慧:1.聪明:智慧。聪慧。慧心。2.姓。

成语评论

“小明在会议上滔滔不绝,但仔细一听,全是引用别人的观点,这不就是典型的‘拾人牙慧’吗?”

为什么说“拾人牙慧”是贬义词? 这个成语形容的是重复他人说过的话,却缺乏自己的思考。比如有人写文章时直接照搬网络热评,既没有新意,还可能被质疑抄袭。这种行为像吃别人嚼过的馒头,虽然能填饱肚子,但尝不出食物的原味。

最近看到某位网红博主被曝文案雷同,评论区有人调侃:“这波操作简直是‘拾人牙慧’行为大赏。”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偶尔也会陷入这种状态——写年终总结时套模板,聊天时复述短视频里的段子。这种依赖现成内容的现象,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独立思考能力的退化。

如何避免成为“拾人牙慧”的人? 有个简单方法:听到有趣观点时,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个说法有依据吗?我能举个反例吗?如果换成我的经历会怎样?比如同事说“早起的人更成功”,你可以结合自身观察补充:“我发现有些夜猫子创作者反而效率更高。”

个人认为,信息爆炸时代更需要警惕“思维惰性”。上周帮邻居孩子改作文,发现他把百科内容整段复制。我问他:“你觉得南极冰川融化对你意味着什么?”他愣住后开始认真思考,最后写出“可能这辈子看不到企鹅”这样真实的句子。这个转变过程恰好说明:真正的知识吸收,需要把别人的牙慧嚼碎了,加上自己的骨血重新塑形。

地铁里常看到举着手机刷短视频的年轻人,那些15秒的“知识胶囊”确实方便,但若长期依赖这种碎片化输入,思维就容易变成二手观点的跑马场。不妨试试每周留出两小时深度阅读,或者用语音备忘录记录即时灵感。当你能把外界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体系时,自然就跳出“拾人牙慧”的怪圈了。

拾人牙慧的造句

  1. 造句 这家伙惯爱拾人牙慧。就像鸽子啄食青豆,一碰到天赐的机会,就要卖弄他的伶牙俐齿。
  2. 造句 他只是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罢了。
  3. 造句 这篇论文毫无见地,不过拾人牙慧而已。
  4. 造句 写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切不可拾人牙慧。
  5. 造句 反之,任何单纯笔墨语言的滥用、借用,都是拾人牙慧,终不能到自由的境界。
  6. 造句 书中提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方案,而且还是拾人牙慧。
  7. 造句 写论文要有创见,不可拾人牙慧。
  8. 造句 这件作品的设计理念,有拾人牙慧之嫌。
  9. 造句 你跟着我就要好好学习本领,不要拾人牙慧,这样你学不到真本领的。
  10. 造句 发表意见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要拾人牙慧。

"拾人牙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