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uō bì xuān quán
成语解释:捋:卷起;揎:拳打。卷起袖子,伸出拳头,准备动手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7回:“为人性刚,喜则眉花眼笑,怒则捋臂揎拳,胆大心雄,头高气硬。”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准备动武
繁体字形:捋臂揎拳
英文翻译:Stroke arm fist
捋:[lǚ]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捋胡子。捋麻绳。[luō]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捋榆钱儿。捋起袖子。
臂:[bì]胳膊:左臂。臂力。振臂高呼。[bei]见〖胳臂〗。
揎:1.捋袖子露出手臂:揎拳捋袖。2.用手推:揎开大门。3.打:揎了他一拳。
拳:1.拳头:双手握拳。拳打脚踢。2.拳术:打拳。练拳。一套拳。几手好拳。太极拳。3.拳曲:老大娘拳着腿坐在炕上。
“捋臂揎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画面感其实特别强。想象一下有人卷起袖子、握紧拳头,是不是瞬间就能感受到那种“随时要动手”的气势?比如同事老张看到项目方案被胡乱修改,气得捋臂揎拳冲进会议室,但最后却冷静下来用数据说服了大家——这说明情绪上头时,行动前多一步思考反而更有效。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用在冲突场景吗?”当然不是!比如马拉松选手在起跑线前捋臂揎拳做热身,眼神里全是跃跃欲试的兴奋。这种用法反而传递出蓄势待发的正能量,可见语言的理解需要结合具体情境。
我自己在教孩子成语时发现,像“捋臂揎拳”这种动作性强的表达特别容易引发联想。上周末小区里两个孩子争秋千,一个已经摆出捋臂揎拳的架势,另一个却突然掏出颗糖说“我们一起玩吧”——你看,冲突和化解可能只差一个转念。
语言学家常说成语是活化石,但我觉得它们更像变色龙。现在年轻人说“准备开干”时会笑着捋袖子假装要打架,这种戏谑化的使用让老词汇焕发新生命。下次遇到剑拔弩张的场面,不妨用“别捋臂揎拳啦,喝杯奶茶慢慢说”来缓和气氛,传统成语也能变身沟通润滑剂。
观察生活中的语言运用会发现,越是生动的表达越需要理解背后的分寸感。就像健身教练喊着“捋臂揎拳准备下一组”时,没人会觉得他要打架,反而能准确传递“集中注意力”的指令。这种跨越时代的适配性,正是汉语最迷人的特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