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uō hǔ xū
成语解释:捋:抚摩。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太公道:‘好却甚好,只是不要捋虎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捋虎須
英文翻译:stroke a tiger's whiskers
捋:[lǚ]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捋胡子。捋麻绳。[luō]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捋榆钱儿。捋起袖子。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须:1.助动词。须要:务须。必须。须知。事前须做好准备。2.姓。3.等待;等到。4.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后来泛指胡须:须发。须眉。5.须子:触须。花须。
“捋虎须”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去摸老虎的胡子,比喻主动招惹危险或挑战强者。比如,公司里有个同事总爱公开质疑领导的决策,旁人悄悄劝他:“你这不是在捋虎须吗?小心被针对啊!”结果他耸耸肩说:“总得有人敢说真话吧。”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捋虎须”?难道不能温和沟通吗?其实关键在于“分寸感”。像古代谋士劝谏帝王时,既要指出问题,又要保全君主颜面,这种“捋虎须”反而可能赢得尊重。比如唐太宗时期,魏征经常直言进谏,虽然看似冒险,但最终成就了明君贤臣的佳话。
换个现代场景看,年轻人创业时选择颠覆传统行业的模式,本质上也是“捋虎须”。曾有投资人评价某共享经济项目:“你们这相当于在传统巨头的饭碗里抢食,风险太大了。”但创始人回应:“不捋这把虎须,行业永远不会有突破。”这种带着策略的冒险,往往能打开新局面。
我个人觉得,“捋虎须”精神在当代仍有价值,但要注意方式。就像驯兽师不会徒手摸虎须,而是借助工具和技巧。工作中遇到意见冲突时,与其正面硬刚,不如用数据说话;家庭矛盾里,与其指责对方,不如先肯定再建议。毕竟,真正的勇气不是鲁莽,而是知道何时发力、何处收手。
最后不妨思考:当我们面对必须“捋虎须”的情况时,是选择明哲保身,还是迎难而上?或许就像登山者面对险峰——关键不在于是否攀登,而在于是否带好了安全绳。生活中那些值得冒险的时刻,或许正是我们突破自我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