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āng biàn zhī mén
成语解释:方便:本为佛教语;指用灵活的方式劝人信佛。后引申为给人以便利。便利的大门。
成语出处:唐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维摩见柄,盖伸方便之门;道安谢归,思远朝廷之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与开连用
繁体字形:方便之門
英文翻译:convenient ways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便:[biàn]1.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便当。便利。便道。便民。2.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较简便的信件)。简便。便宜。随便(适当地,看事实需要而自行处理事情)。3.便利的时候:便中请来信。4.就:说了便做。5.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大便。便秘。[pián]1.〔便便〕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便便”。2.〔便嬖〕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3.〔便佞〕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哎,说到“方便之门”这个成语,大家可能会想:“这到底是啥意思啊?”说白了,它就是形容给人开绿灯、创造便利条件的意思。比如说:“公司为新人提供了培训资源,等于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开了方便之门。”你看,这不就是创造条件让事情更容易办成嘛!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门”到底该怎么开才对呢?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比如小区物业在楼下设了个快递柜,居民不用再跑老远取件,这就叫“为生活便利开了方便之门”。但要是有人偷偷给亲戚走后门办手续,那可就是滥用“方便之门”了——这种歪门邪道咱可不提倡啊!
你可能会问:“那这成语用在工作场合合适吗?”嘿,那可太合适了!比如部门主管说:“咱们团队要主动为合作伙伴提供支持,别让人家觉得咱们门槛高。”这种主动降低合作难度的态度,不就是现代职场最需要的方便之门吗?
不过依我看啊,开方便之门也得讲究分寸。前阵子听说有商家为了招揽顾客,把商品质量标准都降低了,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要我说,真正的方便应该是双赢的——既让人家觉得省事,自己也得守住底线。就像老话说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才是长久之道。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很多App都搞“一键操作”功能,这不就是科技给现代人开的方便之门吗?不过有时候太方便了反而让人变懒,你说是不是?所以说啊,开门可以,但别把门开得太大,让人连路都懒得走了。
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不妨想想这个成语。比如说邻居阿姨提着菜上楼,你顺手帮着按电梯,这就是生活中的方便之门嘛!记住咯,真正的便利应该是雪中送炭,可不是随便降低标准。把握好这个度,咱们都能成为开“好门”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