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shì páng bó
成语解释: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
成语出处: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后录 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氣勢磅礴
英文翻译:of great momentum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磅:[bàng]1.英制质量单位。1磅合0.4536千克。2.用磅秤量(liáng):把东西磅一磅。[páng]1.〔磅礴〕2.(气势)盛大,雄伟:气势磅。3.(气势)充满:磅宇内。
礴:见〔磅礴〕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有的短小精悍却能传递宏大画面。比如“排山倒海”,常被用来形容力量或声势巨大。例句:洪水冲破堤坝的瞬间,裹挟着泥沙和石块排山倒海般涌向村庄。
有人可能会问:“这类成语为什么能让人感受到气势?”关键在于它们常借用自然界的磅礴现象作比喻。例如“雷霆万钧”,既包含闪电的视觉冲击,又强调力量无法阻挡。例句:战争号角响起时,士兵们的脚步声如雷霆万钧,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另一个典型是“气吞山河”。我曾听老师用这个词描述航天发射场景:“火箭升空时喷射的火焰气吞山河,仿佛连天地都要为之让步。”这种将人类成就与自然伟力结合的用法,让描述更具感染力。
有人疑惑:“现代生活中如何用好这类成语?”我的经验是寻找动态场景。比如描述马拉松比赛:“参赛者从起点万马奔腾般冲出,脚步声汇聚成震撼的节奏。”这里用“万马奔腾”既保留原有意象,又赋予新时代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成语容易陷入夸张陷阱。去年公司年会上,主持人连用三个气势成语介绍新产品,反而让听众觉得浮夸。恰当的做法是像烹调放盐——适度提鲜即可。比如描述团队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十人的研发小组硬是在三个月内筑起了技术护城河。”这里用俗语开头,再用“筑起护城河”作具象化补充,比单纯堆砌成语更有效。
观察发现,新生代创作者正在重新定义“气势磅礴”。有位游戏设计师这样写副本背景:“数据洪流以星驰电掣之势冲垮防火墙,代码碎片如银河落九天倾泻而下。”将传统成语与科技元素混搭,意外产生了新鲜的张力。
语言就像河流,既有传承千年的河床,也要容纳新的支流。当我们在工作报告里写下“这个季度的业绩势如破竹”,或在运动赛场上听到“比分正在迎头赶上”时,那些古老的词汇仍在呼吸,仍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