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ài rán chǔ zhī
成语解释:形容遇事镇定自如。也指对事不放在心上;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成语出处:《续资治通鉴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处之,若承平无事,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泰然處之
英文翻译:take it calmly
泰:1.平安;安宁:泰然。国泰民安。2.极;最:泰西。3.太;过甚:简略泰甚。富贵泰盛。4.姓。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燃”。
处:[chǔ]1.居住:穴居野处。2.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处得来。处不来。他的脾气好,挺容易处。3.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地处闹市。处变不惊。设身处地。我们工厂正处在发展、完善的阶段。4.处置;办理:论处。处理。5.处罚:处治。惩处。处以徒刑。6.姓。[chù]1.地方:住处。心灵深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机关:科研处。总务处。办事处。联络处。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泰然处之”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比如同事突然甩锅给你,你既不急着辩解,也不抱怨,而是冷静整理证据,在会议上条理清晰地说明情况——这就是“泰然处之”的职场版诠释。它强调的不是忍气吞声,而是用理性态度化解矛盾。
有人可能会问:遇到突发状况还能保持镇定,是不是太冷漠了?其实恰好相反。就像登山者遇到落石,他们不会站在原地尖叫,而是快速观察环境寻找掩体。这种“泰然”正是基于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行动力。去年我家厨房着火时,父亲先关燃气阀再灭火的操作,远比慌乱哭喊更能避免损失。
换个角度看,这种态度在人际关系中格外珍贵。当邻居因为装修噪音和你争执,带着情绪对骂只会激化矛盾。我朋友的处理方式就很有意思:他带着降噪耳机测量数据,打印出市政噪音管理条例,最后双方笑着达成了施工时间协议。这种化对抗为合作的智慧,正是泰然处之的精髓。
现代人常把“佛系”和“泰然”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有本质区别。佛系可能带着消极妥协,而泰然处之更像武侠小说里的“以柔克刚”。就像太极拳师接招时不硬碰硬,而是顺着对方力道化解危机。上周目睹外卖小哥被轿车擦碰后,没有纠缠理论,而是拍照留证、联系交警,十分钟就解决问题继续送餐,这种高效处理意外的方式让我深受启发。
观察身边那些真正活得从容的人,会发现他们都有个共同点:把精力放在可控范围内。就像老园丁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不会咒骂天气,而是及时挖排水沟。这种思维方式,或许比成语本身更值得学习。当生活给你酸柠檬时,与其纠结为什么不是苹果,不如加点蜂蜜做成柠檬茶——这大概就是泰然处之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