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ó líng huó xiàn
成语解释: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成语出处:郁达夫《皋亭山》:“凡此种种,以及香灰疗病,娘娘托梦等最近的奇迹,他们都说得活灵活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定语、状语、补语;指人说话等方面
繁体字形:活靈活現
英文翻译:vivid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对):活人。活到老,学到老。鱼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状态下:活捉。3.维持生命;救活:养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动;灵活:活水。活结。活页。活塞。5.生动活泼;不死板:活气。活跃。这一段描写得很活。6.真正;简直:活现。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7.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的,属于工农业生产或修理服务性质的):细活。重活。庄稼活。干活儿。8.产品;制成品:出活儿。箱子上配着铜活。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
灵:1.灵活;灵巧:灵敏。灵机。灵便。心灵手巧。机件失灵。资金周转不灵。2.精神;灵魂:心灵。英灵。3.神仙或关于神仙的:神灵。灵怪。4.灵验:灵药。这个法子很灵。5.灵柩或关于死人的:守灵。移灵。停灵。灵位。灵前摆满了花圈。6.姓。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对):活人。活到老,学到老。鱼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状态下:活捉。3.维持生命;救活:养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动;灵活:活水。活结。活页。活塞。5.生动活泼;不死板:活气。活跃。这一段描写得很活。6.真正;简直:活现。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7.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的,属于工农业生产或修理服务性质的):细活。重活。庄稼活。干活儿。8.产品;制成品:出活儿。箱子上配着铜活。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
现:1.现在;此刻:现状。现任。现役。现行。2.临时;当时:现编现唱。现做的烧饼。3.当时可以拿出来的:现货。现金。现钱。4.现款:兑现。贴现。5.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现原形。现出本相。
成语是中文里的“调味料”,能让表达变得有滋有味。比如“活灵活现”这个词,光听发音就觉得画面感扑面而来。究竟什么样的场景适合用它呢?咱们先拆开来看——“活”是鲜活,“灵”是生动,“现”是呈现,三字组合就像给文字装上了投影仪。
“昨晚邻居王叔讲鬼故事,把女鬼飘过窗户的场景说得活灵活现,吓得小胖整晚没敢关灯。”这个例句里,讲故事的人通过语气、手势让听众产生画面联想,正是“活灵活现”的典型用法。核心问题来了:这个词只能用在语言描述上吗?其实不然,好的文字描写同样适用。比如游记里写“晨雾中的古镇,青石板路上的脚步声活灵活现”,就让读者仿佛听到了清脆的脚步声。
有趣的是,这类成语用多了容易变成套路。我有次改学生作文,连续三篇都出现“老师讲课活灵活现”,反而显得缺乏新意。这时候可以换用“绘声绘色”或“惟妙惟肖”,比如“物理老师用粉笔头模拟抛物线轨迹,把枯燥的公式讲得惟妙惟肖”。不同成语的替换使用,就像给文章穿上了不同风格的衣裳。
在广告文案中这类成语更是大显身手。最近看到新能源汽车广告词:“试驾时推背感活灵活现,仿佛赛道就在脚下”。这里巧妙地将身体感受转化为具象画面,比直接说“动力强劲”高明得多。不过要注意分寸,上次某火锅店宣传“辣味活灵活现”,反而让顾客担心会不会太刺激——这种场合用“香辣诱人”可能更合适。
写作就像烹饪,成语是提鲜的味精,但放多少、何时放都有讲究。个人偏爱在需要调动读者五感时使用“活灵活现”,比如描写市场叫卖声:“糖炒栗子的香气裹着吆喝声,在小巷里活灵活现地流淌”。下次当你想要让文字跳出纸面时,不妨试试这个会“动”起来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