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ó bèng luàn tiào
成语解释:欢蹦乱跳。
成语出处: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欢蹦乱跳
繁体字形:活蹦亂跳
英文翻译:alive and kicking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对):活人。活到老,学到老。鱼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状态下:活捉。3.维持生命;救活:养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动;灵活:活水。活结。活页。活塞。5.生动活泼;不死板:活气。活跃。这一段描写得很活。6.真正;简直:活现。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7.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的,属于工农业生产或修理服务性质的):细活。重活。庄稼活。干活儿。8.产品;制成品:出活儿。箱子上配着铜活。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
蹦:跳:欢蹦乱跳。皮球一拍蹦得老高。他蹲下身子,用力一蹦,就蹦了两米多远。他嘴里不时蹦出一些新词儿来。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跳:[tiào]1.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跃。跳水。跳荡。跳跶。跳高。跳远。跳舞。弹(tán)跳。暴跳如雷。跳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2.越过:跳班。跳棋。跳槽。3.一起一伏地动:心跳。眼跳。心惊肉跳。[táo]古同“逃”。
说到“活蹦乱跳”,你会想到什么画面?是清晨公园里追逐打闹的孩子,还是草地上撒欢的小狗?这个成语自带一种动态的生命力,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
比如这样的例句:“我家的小侄子一到周末就活蹦乱跳,像只脱缰的小马驹,连沙发都成了他的跳跳床。”是不是瞬间有了画面感?不过有人可能会问:“活蹦乱跳只能用来形容小孩或者动物吗?”其实不然。春天刚发芽的柳枝随风摇摆,溪水冲过鹅卵石溅起水花,这些场景都能用“活蹦乱跳”来比喻,因为它们传递着同样的生机。
再举个例子:“公司团建时,平时严肃的同事们在沙滩上活蹦乱跳,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这里打破了年龄的界限,说明只要内心保持活力,任何阶段的人都能展现这种状态。这也让我联想到:现代人总说生活压力大,或许正是需要找回这种“活蹦乱跳”的劲头。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来形容抽象事物。比如:“新项目的创意会上,大家的点子像活蹦乱跳的鲤鱼,不断跃出思维的水面。”用动态的意象形容头脑风暴,是不是比“积极讨论”更生动?这种表达方式既保留传统韵味,又适配现代语境。
个人觉得,“活蹦乱跳”之所以有感染力,是因为它抓住了生命的核心特质——流动感。就像山涧永远不会静止的流水,真正的活力不在于永远正确,而在于敢于尝试和改变。下次看到广场舞阿姨们欢快的步伐,或许我们也能由衷感叹:这才是岁月带不走的活蹦乱跳啊。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用“活蹦乱跳”形容你最近的生活状态,你会打几分?不必追求满分,只要还能为窗外的麻雀驻足片刻,为新鲜事物眼睛发亮,那份跃动的生命力就依然在血脉里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