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ú
  • sō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ú sōu mǎ bó

成语解释:见“牛溲马勃”。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房舍》:“收牛溲马渤入药笼,用之得宜,其价值反在参苓之上。”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卑贱而有用之材

繁体字形:牛溲馬渤

英文翻译:trifles

牛溲马渤的意思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溲:1.大小便。特指小便:溲溺。2.浸;泡。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渤:〔渤海〕中国的内海。外有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西邻河北和天津,东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米。富渔盐之利。

成语评论

牛溲马渤”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怪,但它的意思其实挺有意思的。比如有人抱怨:“这堆旧报纸留着干啥?又占地方又没用!”你可能会回答:“牛溲马渤都能入药,说不定哪天这些资料能派上用场呢?”这里用成语强调了“看似无用的东西也有价值”。

为什么用“牛溲”和“马渤”作比喻?原来在古代,牛溲(牛尿)和马渤(一种菌类)都是被嫌弃的“废料”,但中医发现它们能治病。这个反差恰好说明:事物的价值往往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公司新来的实习生被安排整理档案,同事觉得这是打杂的活儿。但三个月后公司需要历史数据时,正是这个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档案库解决了大问题。这就像成语说的——当时看似普通的工作,后来成了关键资源。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特别容易陷入“即时有用论”。比如家长让孩子只学“实用”专业,企业只做“见效快”的项目。但那些坚持研究冷门领域的科学家,不正是从“牛溲马渤”里发现了改变世界的成果吗?

下次看到落灰的老物件,或者遇到暂时不被看好的事情,不妨多想想这个成语。就像老张修自行车时,用酸奶盒垫桌脚反而解决了摇晃问题——生活里处处藏着意想不到的智慧。

有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强调效率的时代,人们越需要这样的成语来提醒自己。毕竟,谁能预料到被嫌弃的厨余垃圾,如今能变成环保燃料?这种思维转变,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给现代人的特别礼物。

"牛溲马渤"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