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ī zǐ bó tù

成语解释:比喻对小事情也非常重视、用出全部力量

成语出处: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用出全部力量

繁体字形:獅子搏兎

英文翻译:Lion fighting rabbit

狮子搏兔的意思

狮:哺乳动物。体长约3米。毛黄褐色,尾长、末端有丛毛。雄的头、颈有鬣(liè),捕食羚羊、斑马等。多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搏:1.对打:搏斗。2.扑上去抓:搏兔。3.跳动:搏动。脉搏。

兔:哺乳动物,头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间分裂,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有家兔和野兔等。肉可以吃,毛可供纺织,毛皮可以制衣物。通称兔子。

成语评论

狮子搏兔”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奇怪:狮子抓兔子,不是大材小用吗?其实它传递的道理很实用——面对任何事,都要拿出该有的态度。比如同事小王通宵修改年会节目单,有人笑他小题大做,他却说:“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细节才是关键。”最终他们的节目因为流程顺畅获得好评。

什么时候该用这个成语?比如团队接到看似简单的任务时,负责人可以提醒:“咱们要狮子搏兔,把基础数据再核对一遍。”这时候成语既化解了“太较真”的尴尬,又强调了工作态度的重要性。

有个有趣的案例:社区志愿者李阿姨组织垃圾分类活动,连垃圾桶的摆放角度都要调整到最顺手的位置。她说:“狮子搏兔讲究的是心意,大家方便了才会坚持。”三个月后这个社区的分类正确率提升了40%。这说明有时候“较真”不是钻牛角尖,而是对结果负责。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有人觉得“狮子搏兔”太耗费精力。但换个角度看,这其实是一种专注力的训练。就像新手厨师切菜,开始觉得切均匀很费劲,但坚持标准动作后反而提升了整体效率。适度保持这种态度,能帮我们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需要注意的是,“狮子搏兔”不是提倡事事较劲。就像健身教练常说的:“动作标准比重量更重要。”找到投入力度与事情价值的平衡点,才是这个成语的精髓。毕竟,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什么时候该全神贯注,什么时候该灵活调整。

狮子搏兔的造句

  1. 造句 永远不要小瞧对手,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辰东 
  2. 造句 他倒也给了她一个宝贵经验,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无论对阵任何人,都不能轻敌大意,哪怕是街上一个卖菜人,这就是她这次的胜利品。
  3. 造句 不过估计即使有人问他,老王这货也会振振有词的说狮子搏兔亦尽全力之类的P话。
  4. 造句 而关羽虽然心中十分的高傲,可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个道理他还是知道的,虽然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做,可是暗中在储着力。
  5. 造句 狮子搏兔,必尽全力!也许这家伙真的有点儿本事。
  6. 造句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绝对的把握,狮子搏兔亦出全力,何况是我这个半吊子的少家主?
  7. 造句 所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轻视自己的敌人是要付出代价的,希望大家引以为鉴!这都废话,表过不提。
  8. 造句 之所以派他出场,只是为了震慑其他家族,同时用一种狮子搏兔的姿态,保证胜利。
  9. 造句 但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场赌斗的赌注不小,得尽全力先把赌斗赢下来才行。
  10. 造句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他老当益壮经验丰富,如何会犯那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