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í yú bēn mìng
成语解释:疲:疲乏;劳累;奔命:奉命奔走。原指因奉命到处奔走;精疲力竭。后指忙于奔走应付;非常疲劳。也形容事情繁多;忙得精疲力尽。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剋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疲于奔命
英文翻译:be kept constantly on the run
疲:1.身体劳累的感觉:疲乏。疲倦。疲劳。疲惫。疲敝。精疲力尽。2.懈怠,不起劲:疲塌。疲软。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奔:[bēn]1.奔走;急跑:狂奔。奔驰。2.紧赶;赶忙或赶急事:奔命。奔丧。3.逃跑:奔逃。东奔西窜。4.姓。[bèn]1.直向目的地走去:投奔。直奔工地。他顺着小道直奔那山头。奔向小康。2.朝;向:奔这边看。渔轮奔渔场开去。3.年纪接近(四十岁、五十岁等):他是奔六十的人了。4.为某事奔走:奔球票。你们生产上还缺什么材料,我去奔。
命: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疲于奔命”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因四处奔波而累垮了”。比如有人可能会说:“这个月公司项目扎堆,我天天加班到凌晨,真是疲于奔命。”但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会陷入这种状态?
想象一下:小张刚入职新公司,既要熟悉流程又要完成考核指标,领导突然派他去外地出差三天。这时候他可能会自嘲:“我这周就像个陀螺,白天跑客户晚上写报告,完全在疲于奔命。”其实背后反映的,是现代社会对效率的过度追求与个人精力有限的矛盾。
有人会问:“难道不能提前规划避免这种情况吗?”现实往往更复杂。比如宝妈李姐每天要接送孩子、准备三餐,还要处理突发的家长群通知。她感叹:“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刚安排好时间,孩子就发烧了。”这种不可控的突发事件,常常打乱原本的节奏。
我个人观察发现,疲于奔命的状态常伴随着“既要又要”的心态。就像健身爱好者小王,既想保持每天两小时锻炼,又要兼顾考证学习,结果总在深夜懊恼:“今天的学习计划又没完成。”其实适当做减法,比如改成隔天健身,反而能提高整体效率。
换个角度看,这种状态也可能是阶段性的。比如大学生小陈在期末周时,同时应付五门考试和社团活动,简直像“八爪鱼抓气球——顾此失彼”。但只要熬过这个月,暑假就能调整节奏。关键是要认清:暂时的忙碌不等于永远失控。
与其在忙碌中焦虑,不如试试“番茄工作法”。把任务拆解成25分钟的小单元,就像吃柚子要一瓣瓣剥。同事老刘用这个方法后说:“现在处理邮件和写方案交替进行,反而没那么容易累。”有时候,改变工作方式比硬扛更有效。
生活就像调色板,纯黑的底色上也能点缀亮色。朋友小美在创业最忙的时候,坚持每天午休听15分钟钢琴曲。她说:“这段音乐时间像充电宝,让我下午又能满血复活。”学会在奔忙中插入缓冲带,或许就是破局的关键。
当再次听到有人说“最近疲于奔命”时,不妨递杯温水,提醒他看看窗外刚开的花。毕竟再急促的脚步,也该偶尔为春光停留片刻。